又是一年的愚人节,纪念哥哥——张国荣已经成为每一年都必看的新闻,每年唱的最多,哭得最狠的就是香港媒体。今天是哥哥60诞辰,如同惯例这一天我都会去重温一遍哥哥的经典曲目,作为哥哥的铁粉尤其是当了医生以后,每听过哥哥的歌后,总是唏嘘不已,越发感慨有良知的媒体太少。
年4月1日,哥哥突然从中环文华东方酒店一跃而下,全香港哗然:一代巨星,突然离世,一时间都难以接受。期间哭得尤为卖力的,和现在一样依旧是香港的媒体。
那年4月1日
香港第一大报《东方日报》及其子报《太阳报》都辟出10版以上,大幅报道张国荣逝世的消息,并回顾他的一生。“张国荣跳楼死”,短短的六个字大标题,在愚人节过后这一天,格外的触目惊心。
香港第二大报《苹果日报》同样打出了“张国荣跳楼死”的大标题,从头版到第十二版,香港这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毫不吝啬地献给了张国荣。
此外,香港《成报》,都在头版头条作出了相关报道,
香港电台:通宵9个小时播放张国荣的歌曲,为哥哥而泣
无线电视在晚间新闻结束后,罕见地播放了张国荣演唱的歌曲《侬本多情》,众媒体蜂拥而至。
然而在哥哥生前,媒体们似乎并不喜欢这位天皇巨星。
首当其冲的,就是劲歌金曲奖主持人蔡枫华。年,因自己的歌曲意外落选,取代他的是张国荣,蔡枫华却刻薄地评论:“一时的光辉并不代表永恒。”,后来被人认为严重的伤害了张国荣。不过当时哥哥忍了,以一句“总比没有好收场”。之后他工作越发的努力,以证明自己的才华,并期望消除公众对我的非议和指责。但是尽管一年开40-50场演唱会如同家常便饭,可并没有得到当时港体的尊重。
因为港媒要的是竞争、冲突、甚至斗殴!
于是,原本两人关系不错的另一位歌坛巨星谭咏麟就被塑造成了张国荣当时的死敌。当“谭张争霸”闹得沸沸扬扬,双方粉丝经常发生口水大战,非吵即骂,甚至肢体冲突,以至于达到白热化,加上媒体煽风点火。最终哥哥选择再次退让,在歌唱事业最巅峰时期选择退出歌坛的方式将此事画上句号,谭咏麟也宣布不再接受任何颁奖。
转型之后的张国荣投向了电影行业,他的演艺造诣甚至超过了歌唱事业。《霸王别姬》甚至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他亦凭此片蜚声国际影坛,并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但命运总爱和他开玩笑。他在金像奖和金马奖上就提名影帝十三次,只有一次获奖,还偏偏是自己没有出席那次。即使是《霸王别姬》,他的表演举世惊叹,两岸三地的电影节都不给他参赛的资格。广为赞誉的《胭脂扣》十二少在金像奖中以一票之差败给《七小福》的洪金宝,他没说过什么。
唯一表示过不满的是第三十四届金马奖,那次是《春光乍泄》的何宝荣获得提名,哥哥竟然史无前例的得了“零票”,理由是“影片中的何宝荣是他的本色演出”。哥哥依然保持风度,只是有些无奈地说:“如果你们要说这是本色演出,那我之前和那么多女演员演对手戏怎么不给我颁奖?”为何0票也要提名上去,这是要给媒体大新闻吗?
当然哥哥的性取向问题这里就多说了,被媒体们嚼得很烂,但是哥哥死后却又被洗白,成为真爱。我也是不言以对。
年哥千呼万唤下复出,年,张国荣举办了“热·情”世界巡回演唱会。这场演唱会邀请到了国际服装大师JeanPaulGaultier担任服装设计,张国荣亲任艺术总监,历时夏秋冬春,走遍世界各地,共完成了四十三场“从天使到恶魔”的完美演出。美国《时代杂志》称其为“TopInPassionandFashion”。
传媒、记者在演唱会后激动地向张国荣道贺:“太High了!太正了!无与伦比!”但是谁晓得,第二天打开报纸,竟满篇大字:扮女人、扮“贞子”、走光。这种心口不一、前后矛盾的行为,简直令人目瞪口呆。因为报道的负面影响,致使他的世界巡回演出受到影响,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等地,纷纷表示不能允许以长发造型演出。
服装大师Gaultier在得知香港媒体如此反应后直斥亚洲媒体肤浅、毫无品位,并扬言“从此以后再不会为亚洲艺人设计服装”!
张国荣对此大为光火,他严厉斥责了相关的大众报章、周刊杂志,对于这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媒体采取了不合作的姿态。但是因此造成的损失已经不可挽回。不过哥哥很坦然的说:“六十年后仍有人听我的歌,六十年后还会有人看小报的八卦报道吗?”现在也确实这样。
唱歌被媒体黑,电影被媒体当猴耍,生活被嬉笑谈论,演唱会又被媒体数落……张国荣的抑郁症谁人会觉得与媒体没有关系。他是巨星但也是凡人,终于,在年4月1日,张国荣从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坠下,那天的香港下着小雨。如同张国荣遗书的那句话: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
每每想到哥哥这种遭遇,就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医生的处境,和哥哥是多么相近,同样是深处舆论的漩涡,且无力发声,媒体成为有力的向导,将医生们抹黑。
如之前炒得热火朝天的“八毛门”,开始无良媒体强烈抨击医生群体,各种恶意相向,到后来又成了开始反思。
年9月5日龙岗一牙科诊所医生陈先生向媒体报料称:8月19日刚出生的儿子因腹胀,21医院,24日,医院出具病情告知书,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手术费超过十万。
陈先生签字拒绝手术,25日带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陈先医院过度医疗,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
此事引发网上热议,基本上医院。
事件随后引发医患信任危机,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
9月7日,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所有诊断治疗符合诊疗规范。患儿在广州和深圳是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当时要求患儿做造瘘活检手术有指征。10万元手术费用的说法是家长杜撰,医院从未提过,手术约需两万。
9月12日,该患儿因病情反复,再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