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了,腹泻了哭闹不止,不一定要去医

宝宝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小问题,家长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一有小状况,医院,最后孩子和大人都被折腾的不行,有的时候宝宝身体有不适和周边的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不用担心,家庭护理有时就可以缓解。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的症状和大家分享一下解决办法。

了解婴幼儿体温调节的特点及体温的正常值,大多数婴幼儿时期常出现发热、呕吐、便秘等症状,所以我们要掌握婴幼儿发热、呕吐、便秘时的护理,更要掌握婴幼儿皮肤护理的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其体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细心的护理。

1.婴幼儿正常体温及受影响体温的因素

(1)正常体温:正常腋温36~37℃,正常肛温36.~37.7℃范围内。

(2)发热可分为低热(~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高于40.5℃)

(3)体温的高低与许多的因素有关,如哭闹、进食活动、室温过高、衣着过多等都会使体温升高,通常不超过37℃为正常范围。

2.婴幼儿皮肤护理相关知识

(1)皮肤有保护身体不受病菌入侵的屏障作用,还有调节体温、感受刺激、

排泄废物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盥洗是保护婴幼儿皮肤正常功能的重要措施。

(2)皮肤排出的皮脂、汗液及皮肤本身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周围环境中的尘土

形成的污垢,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还能堵塞毛囊口,影响皮肤的排泄作用。

(3)通过经常为婴幼儿盥洗、清洁个人卫生,逐步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卫生

习惯。婴幼儿的皮肤十分娇嫩,由于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受外界侵袭易出现感染,因而应倍加呵护。

以下是常见的具体症状和护理方法

1.发热

婴幼儿发热时包裹不要太紧,穿衣不要太厚。在发高烧而身体发烫时,衣服或被子要比平时少点,只有当婴幼儿觉得冷,手脚凉时可多穿一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要让婴幼儿吹对流风。

发热时身体容易排出更多的水分,应多给婴幼儿喂温开水或温热饮料及含水量多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羹,以清淡为宜,要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果汁,水果以梨、西瓜、荸荠等为好,避免油脂、辛辣及生冷食物。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防止再次受凉。完全退烧的第二天起可给婴幼儿洗澡,之前可以用热水拧的毛巾擦身。

降温措施:婴幼儿发热降温目的在于防止高热引起的抽搐或惊厥,当体温超过39℃时,在家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浴或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温水可使血管扩张,使水分蒸发增加带走热量,使体温下降,用温水毛巾从颜面部开始,从上到下擦拭,先面部再躯干,最后四肢。

酒精擦浴,用纱布或棉球蘸25%~35%酒精(52℃的白酒兑相同量的水)擦浴,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在1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胳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顿时间稍长一些,禁擦前胸、后颈、腹部,这些部位对冷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拭浴。擦浴过程注意不要受凉,保护好腹部,擦浴完毕要擦干皮肤。也可以用凉水枕或冷水毛巾置于婴幼儿额部使婴幼儿感觉凉爽。

注意事项

(1)如室内闷热,温度超过35℃可用空调,使温度不低于28℃,且停止摆风,最好不要用风扇吹婴幼儿。

(2)如果婴幼儿的体温超过39℃,可以采取用温水不间断地擦身体降温,

并且每隔10分钟量一次体温。

2.哭闹

婴幼儿许多意愿是用哭闹来表达,当婴幼儿感到不适时首先表现为哭闹,在排除排便、排尿、饥饿、过冷、过热等后,应仔细检查婴幼儿全身,从头开始到四肢抚摸一遍,看是否存在皮肤损伤、硬物压迫、小虫叮咬,查看耳朵、鼻腔是否有异物、口腔有无溃疡、鹅口疮而影响进食;观察排便、排尿情况;有无腹胀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婴幼儿的哭闹。除此之外,婴幼儿哭闹也可能为一些疾病引起,如婴幼儿腹胀且伴停止排便排气,可能是出现肠套叠,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哭闹且见腹股沟或阴囊侧有包块,可能为疝气嵌顿;婴幼儿阵发性哭闹伴腹胀或肠鸣音加剧可能是肠痉挛。在婴幼儿不停哭闹时应保持镇静,认真查看婴幼儿全身,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发生疾病可能时应及时就医。

3.呕吐

1)发生呕吐的原因

(1)喂养不当:母乳喂养时,含接姿势不正确,吸入过多空气;人工喂养,奶水温度过凉、过热或婴幼儿对奶粉过敏;婴幼儿进食不洁食物等。

(2)消化不良、消化道疾病如幽门梗阻。

(3)脑部疾病等。

2)呕吐物的观察

(1)观察呕吐物的色、量和性质。

(2)呕吐的方式:喷出或溢出。

(3)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3)呕吐的护理

(1)喂奶前要先换好尿布,在每次喂奶后将婴幼儿轻轻抱竖靠在母亲的胸肩前,轻拍其背部让其打个饱嗝将胃内空气排出,可预防溢奶。容易吐奶的婴幼儿喂完奶让他上身抬高,脸朝侧面躺,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2)婴幼儿发生呕吐时,应侧向一边,以免发生呛奶,稍大些的婴幼儿身体稍高,头向前倾,轻拍其背部将呕吐物吐出,以免发生误吸。

(3)及时清理衣物上的污迹,用温水擦净下颌颈部等处的污迹,更换污染的衣物,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用温开水漱口。

(5)分析并查找可能引起婴幼儿发生呕吐的原因。

由于新生儿的胃较直,贲门较为松弛,因而常发生呕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会逐渐好转,它表现为喂奶后奶液从口中溢出,一般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是如果吃奶后奶水像喷水一样从口中甚至从鼻孔向外喷出或喂奶后1小时以上仍出现呕吐,且呕出物酸臭伴有食欲减退、疲乏等,可能伴有内、外科疾病,医院就诊.

4.腹痛

婴儿腹痛只能是用哭泣来表达,这样就不容易识别症状。如果没有感冒等其他症状,只是剧烈地哭泣或蜷缩肚子,这时就有必要考虑为腹痛。

1)腹痛的原因

(1)便秘:表现为数日没有排便,腹胀痛,没有食欲。

(2)先天性巨结肠:自幼经常便秘,有时呕吐,情绪不好,哭得厉害

(3)肠套叠:腹痛呈阵发性,痛一阵停一阵,大便带血。

(4)胆道蝈虫症:面色苍白或带黄,阵发性发作,痛时打滚呕吐。

(5)感冒、急性胃肠炎:腹痛伴随发烧、腹泻、呕吐。

2)腹痛护理

(1)因便秘或感冒引起的轻度腹痛,不必太担心,可进行腹部按摩,腹痛

发生时用手掌置于婴幼儿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持续3~5分钟。

(2)0~3个月的婴儿,一个劲哭泣时,可能是肚子内空气太多引起的腹痛,

除了进行腹部按摩外还可让婴儿趴着睡,让气体排出就不会哭泣了。

(3)在婴幼儿精神状态好,无其他伴随症状时可用热水袋等热一下肚子。

(4)注意观察婴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如果伴随有剧烈的腹痛、腹泻、

呕吐、医院看医生。

5.腹泻

一天排便1~2次的婴幼儿,突然大便次数增加且拉得像水一样,这就是发生腹泻了。导致腹泻的原因有病毒、细菌,也有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腹泻呕吐可使体内水分迅速流失,出现脱水。

1)识别脱水要点

(1)嘴唇、口部及皮肤干燥。

(2)眼周围出现皱纹,眼睛有塌陷的感觉,眼泪少,小婴儿可有囟门塌陷。

(3)脸色苍白,尿少。

(4)精神疲乏,无力,肚子扁或腹胀。

出现上医院就诊。

2)腹泻护理

(1)调整好婴幼儿的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进食易消化食物如软面条、米汤、糖盐开水、严重时则应禁食,尽可能少地吃巧克力、牛奶、蛋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

(2)注意婴幼儿腹部的保暖。婴幼儿腹部容易受凉,患腹泻的婴幼儿胃肠蠕动加快,一旦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3)做好婴幼儿臀部的护理,由于排便次数多,肛门周围的皮肤、黏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就勤换尿布,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温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药膏,以防红臀。

(4)婴幼儿用过的便具、尿布及污染过的衣服、被单应及时洗涤消毒处理。

(5)密切观察婴幼儿的脸色及精神状态。排便的次数及排出物的性状。

3)腹泻的预防

教会婴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6.便秘

便秘是指大肠内积存过多或过久的废物,或大便太干和硬。由于每个婴幼儿习惯不同,便秘是没有绝对的日数限制的。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排便4次,而有些哺喂母乳的婴儿可以多至6、7次,1岁以上的幼儿约每天2次都算是正常。事实上,除了大便次数,大便质地的软硬、排便时用力程度疼痛与否等,都可判别是否便秘。

1)便秘原因

(1)饮食因素:婴幼儿饮食太少,饮食中糖量不足,大便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使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比人奶多,而且酪蛋白含量高,因而牛奶喂养比母乳喂养发生便秘的机会多。过量补钙及过多摄入蛋白质营养物如蛋白粉、牛初乳等也会造成便秘。蔬菜中的纤维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有些婴幼儿不喜欢吃蔬菜,也是造成便秘的一个主要原因。

(2)习惯因素: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均可出现便秘。

(3)疾病因素: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腹肌张力差,或肠蠕动减弱,便秘比较多见。肛裂或肛门周围炎症,大便时肛门口疼痛,婴幼儿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导致便秘。先天性巨结肠和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患儿,然后不久便有便秘、腹胀和呕吐。腹腔肿瘤压迫肠腔时大便不能顺利通过,也可引起便秘。

(4)服用药物:婴幼儿如因病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过多,肠道内益生菌就会减少,腐败菌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肠内环境变差,肠蠕动减慢,pH值上升,肠功能紊乱导致便秘。

2)便秘护理

(1)饮食调整:选择添加β-植物油的配方奶粉,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例如绿色蔬菜粉、多种水果粉等。阝植物油和母乳脂肪结构一致,可减少钙皂的形成。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后可刺激肠道蠕动,这些都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2)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为宝宝按摩腹部,每天3次,每次3~5分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3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幼儿可在清晨或进食后坐便盆,并应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4)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除医嘱外,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因为一旦形成习惯性便秘,就更难纠正了。要遵医嘱服用缓泻药,因为婴幼儿消化功能不完善,用泻药不当可能导致腹泻。

7.鹅口疮

1)主要症状

婴儿嘴里长白膜多见于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斑点,以颊部黏膜多见,但齿龈、舌面、上腭部都可受累,重者可蔓延到悬雍垂、扁桃体等,口腔黏膜较干,多有流涎。这种白色斑不易擦去。如果不治疗,病变可以向下蔓延到食管及整个消化道,发生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2)治疗

1%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清洁口腔,也可用制霉菌素溶液涂患处(50万单位制霉菌素1片加20mL蒸馏水或鱼肝油),每日3~4次,直至痊愈后再治疗2~3天。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舌头清洁,奶具应严格消毒,不要用纱布擦洗口腔黏膜。

3)护理

将婴儿的食具如奶瓶、奶嘴、小勺、口杯等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1%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清洁口腔2次,婴儿拒绝吸奶时可用小勺喂

8.新生儿黄疸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的黄疸是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在自然光下观察可发现,这时皮肤曇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婴儿没有什么不适,第4~5天最黄,在第1~2星期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迟、较高,也持续较久。

2)病理性黄疸

黄疸较深,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则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足月儿黄疸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疽进行性加重;黄疸较深,连同足底、手心的皮肤也发黄;皮肤呈黄绿色,伴大便色泽变淡或呈灰白色如油灰状,同时小便深黄;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皮肤黄染。在皮肤黄染期间,婴幼儿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呕吐、腹泻、两眼凝视、尖声哭叫以及抽搐等异常情况。

3)护理

(1)增加喂奶的量和次数,使婴儿排便排尿增加,以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仔细观察黄疸变化,若黄疸加深,医院就诊,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3)观察婴儿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婴儿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疲乏及食欲差,或者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医院检查。

(4)注意婴儿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皮肤颜色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去看医生。

9.尿布疹的护理

尿布疹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尿液或大便内的尿毒素,经过细菌消化生腐蚀性物体,会使婴儿娇嫩的表皮损害,使表皮的肌肤容易被细菌所感染,形成尿布疹。

尿布疹的原因有3种,引起的表现各不相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1)粪便引起的尿布疹,皮肤会红一整片,好像烧坏了的皮肤。只要购买护皮肤的药膏或尿布疹药膏,涂抹在患处即可。

(2)霉菌引起的尿布疹,先会出现病毒引起的尿布疹症状,然后出现稀疏的红点,在发红的皮肤上散布红点。

(3)细菌引起的尿布疹,皮肤会变红、破损,有细小的溃疡。有霉菌和细菌引起的需要有医生给予合适的含有抗生素或抗癣的药膏。

护理方法:平时注意婴儿屁股的清洁,大小便后及时换尿布,不要给大小便产生粪毒的时间;选择适宜的尿布,除合格的一次性尿布外也可用棉纱的尿布,清洗后置于阳光下晒干;换下尿布后不必马上包上尿布,可让小屁股通风,使其保持干燥。

10.湿疹

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的皮肤炎症反应,会反复婴幼儿湿疹,一般出现在出生后1个月至两岁期间;儿童期湿疹大多是由婴幼儿湿疹延续而来。

1)主要表现

皮肤表面长出很多红斑或者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于头部和面部,比如额部、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全身。得了湿疹的婴幼儿会感到患处刺痒,因而会焦躁不安、哭闹不止,以致影响夜间睡眠。如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使患处皮肤感染化脓,形成脓疱疹。

2)湿疹的护理

(1)如果是奶粉引起的,可酌情停用一段时间,或将奶粉冲稀些再喝。

(2)尽量少用肥皂,除用适用婴幼儿的擦脸油外,不用任何化妆品。

(3)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衣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4)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婴幼儿睡觉时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其双手。

(5)头发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轻轻擦洗.

(6)在湿疹发作时,不坐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7)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涂药,不用刺激性止痒药,保持皮肤清洁,以免感染。

事实上,以上的各种症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但是无不牵动老母亲的心啊,掌握这些知识,老母亲心里就有谱了,不会手忙脚乱了。

                







































贵州白癜风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kb.com/jbby/8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