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便秘总也好不了,明明就天天吃水果蔬菜,顿顿吃五谷杂粮,果糖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还是排便次数少、大便费力、便质干硬,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今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小儿便秘危害大,不要盲目治疗。
2、便秘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3、调理便秘小方法。
宝宝便秘的症状:各位家长,赶紧对号入座!
1、便质干硬:便秘宝宝大便的形状为干硬的羊粪球状或粗大的块状。
2、排便费力:宝宝排便很费力,甚至因排便时的疼痛感而恐惧排便,哭闹不止。
3、口臭口苦:宝宝肠道功能紊乱,饮食积滞,导致口中有酸臭气味。
4、颜色为黑褐色:便秘的宝宝大便呈黄褐色或褐色或黑褐色。
5、排便间隔时间久: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严重时五六天不大便一次
6、大便带血:大便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
7、宝宝肚子胀:宝宝肚子硬硬的,厌食偏食,哭闹不省事。
宝宝便秘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城市儿童便秘者占19.8%,也就是说,大约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便秘折磨。便秘是多种疾病的表征之一,偶尔便秘是警讯,但如果长期便秘不治疗很有可能会“中毒”
1、便秘的孩子,长不高,发育不良。
孩子长期便秘,积食,食欲不振,这样的孩子往往偏食厌食,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孩子便秘不光口气差,胃口也差。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便秘的孩子比同龄人身高低3--10公分。
2、便秘的孩子呆头呆脑!
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水分大量被吸收,粪块儿就会干硬,无法顺利排出,这就形成了便秘。日本学者饭也节夫在《儿童饮食与健脑》中指出。儿童便秘会变得呆头呆脑。他在研究中发现,2~6岁的儿童如果长期便秘,
大便长期不能排出体外,就会使大量的毒素积聚在体内。而且96%的毒素还会被肠道反复吸收,然后经肠道壁进入血液,从而破坏了正常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便秘的儿童会变得“呆头呆脑”,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
3、便秘的孩子体质弱、易生病!
孩子长期便秘,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发急性扁体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有个风吹草动就生病,所有流感都中招,感冒发烧抗生素,是恶性循环!而且过于干燥的大便在被排泄时会使肛门擦伤,导致肛裂,并引发肛窦炎、直肠炎。
4、有的儿童几天排便一次;有的儿童虽然排便,但量太少。
由于体内不能及时将废料排出,蛋白质腐败物就会被肠道吸收到体内,容易引起毒性反应。便秘的儿童经常会感到头晕、头痛、焦躁不安、肚子膨胀,食欲减退,口酸口臭,眼屎、湿疹增多,对健康非常不利。
小儿便秘好调吗?
首先,小儿便秘是一个慢性病,一定是积累很久,才形成的一种症状。另外,家长对小儿便秘的不重视,家长可能重视吃,想办法做好吃的让孩子吃,重视孩子比如说咳嗽或发烧,但往往对于便秘这个病不重视,所以说时间积累长了以后养成一种习惯性的便秘,功能性的下降也不太好调了。
羊屎蛋便或者是头干后面软,便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可能每天都拉(排便吃力)小孩会恐惧大便,还有的小孩可能三五天、七八天才拉一回且大便颜色不好,质地比较硬,另外味道也比较臭。
关键现在不光是不拉的问题,就小儿便秘本身也会引发很多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腹痛腹胀,再往上还会食欲不振或者呕吐,另外还会引起扁桃体炎、鼻炎、腺样体。
在中医里,肺与大肠相表里,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患鼻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这个大便都不通。
便秘也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生长,好多小孩长期会因为便血引发的痔疮,肛裂或直肠的脱垂,这个都是对孩子生长非常不利的。
宝宝便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处理。新生儿期即婴儿出生小于30天,出现便秘,3天内可不做特殊处理,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便;超过3-5天,仍不能够自行排便,可使用小儿开塞露,让大便能够顺利排出,之后观察是否能够自行排便。如便秘同时出现腹胀、频繁呕吐、哭闹或发烧、精神差,建议到专业新生儿科就诊。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当宝宝因为便秘而影响食欲时,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1、少量多餐
宝宝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到肠胃处,出现便秘症状。所以,宝宝吃饭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妈妈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碗,每次盛饭的份量约为大人的1/3或1/4就好,这样宝宝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也比较有成就感。
2、巧补益生菌
补充益生菌可以刺激肠蠕动,促使排大便。那么菌群菌株的选择很重要,服用方法包括水温,服用时间,服用多久,保存方法也要注意
3、汤汤水水疏通肠道
推荐的两种汤:
(1)绿豆薏仁汤:
绿豆、薏仁富含纤维质,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还有清热退火的功效。
(2)红枣汤:
红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认为红枣也有通心腹邪气的功效,所以,宝宝便秘时,妈妈不妨试着用红枣熬汤给宝宝喝。
4、适当运动
适当加强腹肌的活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症状,如简单的蹲,身体往前、后弯曲或转腰的动作,都可以扭转腰部肌肉,加速肠蠕动。
5、亲子按摩
睡前帮宝宝做做按摩,也可以促进肠蠕动,具体方法是:让宝宝仰着躺在床上,妈妈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宝宝的腹部,按照右上腹———左上腹———右上腹方向边揉边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过重,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2~3次。
6、按穴位
妈妈也可以试试按下面的穴位,一般在饭后1小时轻按数次,对促进肠蠕动也会有所帮助。
(1)足三里穴:让宝宝坐好,在他膝盖外下方凹陷的部位下3寸(约三四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
(2)支沟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桡两骨之间。
7、良好排便习惯
有的妈妈在宝宝3-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如厕训练。宝宝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宝宝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妈妈可以选择早餐后一小时,作为宝宝固定的排便时间,让宝宝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坐上10分钟,如果还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先给宝宝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也有助于大便的通畅。
8、注意口腔卫生
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开始长出第一个牙齿,妈妈要多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因为宝宝牙齿不好,宝宝就会变得挑食、食欲不振,这也会影响他排便的能力,从而导致便秘。所以,平时除了教育宝宝注意餐后正确刷牙外,也应定期(每3个月)带宝宝到牙医诊所做检查。
9、补铁容易便秘
所以应该选择适合宝宝的铁,并且要多补充水份,多吃水果补充VC,以促进铁的吸收,应该在中午饭后的时间补充会更好一些
10、巧妙补充纤维质
如果孩子平时讨厌吃蔬菜、水果,也是会导致宝宝便秘的。可以让其多吃木耳、杏鲍菇、海苔、海带、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其排便。
至于副餐,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家长可将白木耳煮软剁碎做成甜羹给孩子食用。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及脂质,还有软便润肠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补给来源。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给宝宝们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