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灌肠治疗」,就是把液体或药物通过肛门注入肠管来达到清洁或治疗目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清洁肠道或给药的方式。
灌肠治疗在不少地区都有流行,而且花样百出,发烧、感冒、腹泻、肺炎、便秘,都给灌。
灌的有盐水,有有亚胺培南这样的高级别抗菌素,也有利巴韦林这样国内常用抗病毒药,地塞米松这样的激素自然不在话下,更少不了柴胡、板蓝根、喜炎平等常用中药及中药注射液。
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生,说法也不一,有的说吃药不见效就灌,有的说灌肠孩子不受罪、效果更好,也有的说更安全,有的还打着「绿色疗法」的旗号。
灌肠治疗能够退烧吗?医院有使用吗?在儿科领域,灌肠以及类似的栓剂,使用情况如何?真的「绿色、安全」么?
这些灌肠方式不合理首先咱们一定要知道,用下面这些方法灌肠,都是不可取的。
1不要灌抗生素!抗菌素能够局部使用的情况很少,因为吸收有限而且容易产生过敏及耐药。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里,根本也不存在经肛门灌入这种给药方式,也没有哪种抗菌素的说明书里写了可以灌肠给药。
也就是说,把口服药和注射针剂拿来灌肠,无一不是违规用药。
至于利巴韦林这样的抗病毒药居然被一些人拿来灌肠治疗,这更加不可取。
2不要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本来就不是退热药,我国年的发热指南都明确说了: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至于本身就没有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药,虽然有往血管里打的,但其实是不该用的药,自然也不应该灌肠。
3不要冷水灌肠降温!药物灌肠退烧不合理,那凉水灌肠能不能给孩子物理降温呢?
把凉水从肛门里打进去再让它流出来,多少是可以一部分热量的,如果你用冰水灌入,降温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冰水灌肠的不适感,可想而知。
治疗发烧的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把温度降到正常。使用冰水灌肠,有点舍本逐末了。
如果不停地给孩子冰水灌肠,我相信体温不但可以降下来,甚至还可能让孩子失去正常的体温。
我国年的儿童发热指南同样也早就说过:不推荐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
而体温超过41℃的超高热,本来就极少见。
!灌肠治疗都有的风险塞个退热栓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插管打液体和药物灌肠就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肠管损伤,孩子因为肠壁更薄弱,出现这种风险更大。
给孩子用不该用的激素、抗生素,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过敏、耐药风险,局部药物刺激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灌肠还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环境,诱发肠道感染,长时间保留大量液体灌肠还可能导致孩子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灌肠治疗为什么不常用?在儿科治疗领域,灌肠其实算是一种正规的治疗手段,主要应用于下面几种情况:
1.生理盐水清洁肠道:比如巨结肠或者严重便秘的孩子,需要生理盐水冲洗肠道;
2.特殊的造影检查:比如巨结肠患儿,医生需要把造影剂从肛门灌进结肠;
3.特殊的治疗手段:比如治疗肠套叠,需要从肛门灌入气体或水,把套进去的肠子冲出来;
通过直肠给药:一般是孩子不能吃的情况下,比如通便用的开塞露、退热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栓、起镇定作用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等。
常用的给药方式有口服和注射给药两种,相比之下,为什么灌肠给药不那么常用呢?
1口服方便又安全,何必灌肠口服不需要额外的费用,而且,通常口服吸收的速度和程度都要高于直肠给药。
注射给药更快捷,而且药物不会被胃肠道所消化破坏,用药量可以很精准,但主要使用于急重症病人或一些不能替代的情况。
2直肠给药操作麻烦、风险高灌肠给药,至少存在下列问题:
药物容易外泄;
吸收面积小;
吸收不规则;
不易控制用量。
此外,有些药物刺激还可能造成肠道的局部溃疡,如果是插管灌肠,还可能引起肠道损伤,导致穿孔等风险。
3不少药物并不能直肠给药如我们文章开头列举的,不少药物并不适合灌肠给药,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因为孩子不肯吃药,就把要进嘴的药从屁股眼里硬塞进去。
除非是专门设计为直肠给药的栓剂,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注明可以灌肠给药的,才可以用。
所以,灌肠治疗,在医院里应用并不多。
4栓剂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神奇有的宝妈相信退热栓剂比口服副作用小、药效好、宝宝更容易接受。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厢情愿。
小儿退烧药目前公认有效又安全的主要是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下面是一些关于这两种药物栓剂的事实:
1.这两种药的常见剂型都是口服型;
2.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剂和栓剂的退热效果是一样的;
3.小朋友普遍能接受退热药的口感,甚至发生过偷偷喝的情况;
4.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的剂量恒定,难以像口服剂那样根据体重合理给药;
5.布洛芬栓剂的疗效远输于布洛芬口服剂,因此市面上绝少见到布洛芬栓剂。
没好处没优势,为什么还在用?既然没什么特别好处,还有风险,为什么国内这么多医生还给孩子灌肠?
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孩子小,有时候不配合吃药,孩子血管小不好打针,家长焦虑,医生着急,干脆就朝肛门插管灌药,这可能是「灌肠退热」主要应用在儿科的一个原因吧。
医院,大部医院及个体诊所。
中医向来有把各种七七八八的东西搅拌在一起玩出各种汤汤水水的传统,突发奇想的东西,就可以直接用在病人身上。
敢把中药打进人的血管,自然也敢把中药灌进人的肠子。
丁妈说:画面太美不敢想……中医发展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今天,他们除了继续灌入各色中药,还开始加入抗生素、抗病毒药、激素,其实是按照中医思维把这些化学药当中药材一样随心所欲的组合,没有规范没有指南,还可以美其名曰「因病施治」。
再加上一些没有任何循证医学观念的「西医」,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也跟着做。
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人也在一些小诊所、黑诊所从业,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灌肠退烧」的乱象。
面对这种现状,作为家长,除了远医院医生,没有太多的选择。
孩子发烧了,不该灌肠,那该怎么做呢?
孩子发烧,如何正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