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似懂非懂的半吊子妈妈附宝宝上吐

今年的初雪来得特别早,在这个南方城市11月降雪,既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超强幅度的降温。

万年不生病的王小满同学在上个月的这场气温骤降中也迎来了她的第一次急性胃肠炎。

而在照顾了满满几个日日夜夜后,我自己也华丽丽地病倒了。不过还好人年轻(此处三十二个偷笑),我迅速原地满血复活,又有力气来码字了。

满满这次生病,说起来也是个很常见很普通的胃肠炎,主诉呕吐,轻微腹泻。因为是个比较高发的疾病,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先来简单回顾下病程:

Day1

■凌晨四点左右突然呕吐,连续吐了四次,把胃里的东西吐完后才停止

■早晨进食少许白粥和配方奶,上午精神还算好

■午觉后醒来排便一次,呈稀糊状,把早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发现胃里的东西完全没有消化,而且精神明显变差

■去医院,医生建议做血检和腹部B超,我很犹豫,看当时满满精神又突然好转,于是我就拒绝了检查,继续观察

■回家后吃了点双歧杆菌,晚餐吃了点面条,半小时内又全部吐出来了,精神还好。一夜安生

Day2

■晨起后精神很不好,喝了点奶,不一会儿就全吐了,非常粘人,不见任何好转,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主要是吃不下任何东西,这是最让我担心的)

■医院,医生给的是相同建议,这次我没有拒绝,血检和B超都做了。排除了细菌感染和肠套叠。医生建议是如果不继续呕吐就可以吃药观察,如果继续呕吐就必须静脉补液了

■为了给满满争取最后的不静脉输液的机会,医院观察了半天,期间给满满吃了点面包和白粥,希望她这次不要再吐了。可是事与愿违,进食后三个小时左右再一次全吐了出来。没办法了,相当于两天时间水米不进,必须静脉补液了

■静脉补液之后,满满情况迅速转好,没有再吐过,也没再吃过药

Day3/Day4/Day5

之后三天情况都很好,一直保持清淡饮食,少量多次给予,没再呕吐,大便一天一次,只是还有点稀,最后到昨天,大便恢复正常,一切重回正轨

关于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多因饮食不当致病。

症状较轻者以预防脱水、饮食清淡为主要应对方式。症状较重者必须及时就医处理

满满这次急性胃肠炎之前没有去外面就过餐,也没有吃任何新食物,最大的可疑对象就是前一天晚上吃了从菜场买来的昂刺鱼。气得满爸严重警告我以后给满满吃的鱼肉只能到超市买,不能到菜场买了。

关于呕吐

我自己以前对腹泻了解更多,对于呕吐还是第一次了解,个人认为呕吐比腹泻更严重,因为呕吐时你要么什么都吃不下,要么吃下的东西全都吐了,连药都吃不下。而如果是腹泻的话至少还能喝下补液盐防止脱水。

满满症状最重的前两天其实只有在呕吐前后精神状态不好,一旦吐完之后精神都是不错的,而且一直嚷嚷着饿,到处找东西吃。

只是她吃完就吐,一点都不能吸收,也不敢给她吃太多。静脉补液之后也要短暂禁食三四个小时,那段时间她饿得最狠,躺在我怀里一个劲说

关于检查

跟大家讲一下,血检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细菌感染。个人认为细菌感染比病毒感染的几率小,但是作为疾病的排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腹部B超(排除肠套叠),这一点我之前一直认为多余,可是事后满爸告诉我,他在给满满排队做B超的时候听到前面连续好几个一岁左右的小朋友都被确诊为肠套叠,需要立即做手术。

由此看来这个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肠套叠非常危险,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患此病的几率相对较高。

关于用药

我通常使用药物的基本准则是能自愈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静脉输液。但这绝不意味着讳疾忌医。

我当然是不希望让满满接受过度治疗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第一次就诊时拒绝了医生的检查要求。因为当时满满精神看起来不错,我凭直觉认为满满的情况不算严重,所以又是血检又是腹部B超的我就没敢答应。

可是第二天眼看着满满精神状况更差,而且吃什么吐什么一点都吸收不了,包括补液盐。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两天不吃不喝是吃不消的,我才最终卸下了防备接受检查和用药。

我们都知道,呕吐和腹泻最重要的就是预防脱水,在满满吃什么吐什么的情况下,就只能是静脉补液了。补充的都是氯化钠、氯化钾以及电解质等营养液,以维持血糖水平,没有任何抗生素(这一点我在给满满静脉补液之前再三跟医生确认过,主要是这种疾病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关于护理

满满在这方面真的算是非常棒的天使宝宝了。哪怕吐得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哭闹过一次,就是喜欢黏在我身上,摸摸我的耳朵而已,精神但凡好点就跟没事人一样了。

反倒是被饿哭过几次……不敢给她多吃啊,就只能少量多次地给。她一次性吃不饱那个难受啊~

呕吐宝宝的饮食还是要以清淡好消化为主,比如白粥、面条、奶,之后根据情况逐渐添加水果、薯类、蔬菜、鸡蛋等

此外,小朋友生病后身体多半会消瘦一些,这是很正常的,妈妈不必忧心。待疾病痊愈后多让宝宝吃点好的,补补就回来了。

关于妈妈自己

孩子生病最瘦妈!不要只顾着照顾孩子忘了自己。能吃点好的就吃,能多睡会儿就睡,能让家人多分担的就多分担。不要自己一肩扛。

如果你自己也跟着病倒了,那么事情就更糟糕了。满满生病这两天,虽然她不是很闹人,医院,半夜醒来看她有没有吐,吃饭也完全都是凑合,再加上天气原因,我自己也病趴了。发着低烧,孩子也没痊愈,照顾起来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还好满爸比较给力,什么事情都冲在前面,半夜处理呕吐物、换尿不湿,医院忙前忙后,抱娃哄娃,处处表现得还是有亲爸的样子的(哈哈)。值得表扬。

对孩子生病的看法

没有不生病就长大的孩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所以对待疾病我心态还算可以。

我更加看重的是疾病发生时有没有得到正确而恰如其分的处理,疾病恢复后就完全释然了。我认为只要不是什么不可控的大病就好,小病小痛无关紧要,练练抵抗力也好。

而满爸则恰恰相反,事后总要把孩子生病归因到某处,并上升到某一高度。就像这次满满生病,满爸就跟我严正声明:以后不能再到菜场买鱼肉给孩子吃,以后孩子的勺子掉地上后必须洗洗再吃(我们平时都是捡起来擦擦就给满满吃了,我认为这没啥)等等。我觉得这些都属于对疾病的过分解读。

还是那句话,没有不生病就长大的孩子,早不生病,长大了也会补回来的。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差不多就好。

我们都是似懂非懂的半吊子妈妈

我们都是似懂非懂的半吊子妈妈,这是我通过满满这次生病感受最深的一点。

我们自认懂得科学育儿,自以为读过几本育儿书,我们自恃母爱无罪母爱有理,但只有我们真正碰到一个又一个实际的难题时才能明白,那些我们学到的一点半点有多么捉襟见肘。

我们学了那么多睡眠理论,可熊孩子的睡眠状况还是那么让人糟心,一觉天亮的永远是隔壁家的天使宝宝;

我们学了那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可还是跟个二十年前的老妈子一样担心孩子缺钙缺铁缺心眼,总觉得孩子吃得太少、长得太慢;

我们学了那么多疾病护理知识,可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就急得没了主意,发烧真的不会烧坏脑子吗?孩子咳嗽几天了,万一真是肺炎怎么办?娃儿今天大便有点稀,又开始疑神疑鬼……

满爸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你看过再多育儿书,你也不是医生。就这么一句话,我就被打败了。

难道不是么。我一个学英语的,连医学的门在哪里都找不着,又有什么底气来谈对孩子疾病的处理。看过再多书、跟过再多微博、公号,也都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当然可以从前人或者专家那里总结经验,可是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本身时,处理问题缺乏专业的评估和综合全面的考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我们常常在处理问题时漏洞频出、顾此失彼。

但是,虽然我们似懂非懂,虽然我们都只是育儿路上的一群半吊子,但是好在我们聚沙成塔,好在我们从未放弃努力,好在我们从未止步不前,好在我们作为“妈妈”的这个身份是实实在在不可辩驳的存在。

因为是妈妈,所以好的坏的对的错的,我们都要上。

至少,我们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从未辜负过你。









































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kb.com/lcbx/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