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胃肠畸形中有一种病高居第二位,每-名出生的婴儿中就有1例得此病,或许你猜对了,它就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巨结肠,可能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点点的来揭开这个可怕疾病的面纱,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的是先天性巨结肠,它是巨结肠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也是极其严重的一种。
患此疾病的男婴比女婴多,因此男婴为高发人群。?
具有家族性遗传发病倾向
发病原因?: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而导致,是小儿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1.胎便排除延迟,伴顽固性便秘腹胀,90%的患儿出生后36-48小时内无胎便;2.发育迟缓,长期腹胀便秘导致患儿食欲下降,影响食物的吸收,因此患此病的幼儿看起来比普通的孩子弱小一些;3.巨结肠伴发小肠节肠炎,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目前西医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的结肠,手术费用一般在几万元。
术后后遗症:有些患儿术后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失禁,需要较长时间的排便训练。
西医有西医的辨证和治疗思路,在其它治疗手段束手无策之时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是面对?如此可怕的后遗症,我不禁要问真的没有其它治疗措施吗?巨结肠真的=“锯”结肠吗?
接下来我们用中医视角看怎么来解读此病
对比:根据临床主症为胎便困难,甚至无胎便,我们认为此疾病属于中医的“便秘”范畴,是一个独立的病症。
病因病机: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硬。其表现或粪质干硬,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次数减少,常三五日、七八日,甚至更长时间解一次大便,每次解大便常需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常伴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等症。
治疗原则:根据便秘实证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虚证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的基本病机,其治疗当分虚实而治,原则是实证以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标本兼治,邪去便通;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本兼治,正盛便通。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但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属。
分证论治:此疾病我们一般按虚实分为:热秘;气秘;冷秘;气虚秘;阴虚秘;阳虚秘;血虚秘,临床应辨证论治。
?总结
前段时间跟师出门诊碰巧接触到一个患此疾病而且做了手术切除术的小女孩,其母亲诉术后孩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为女儿甚是苦恼,一直问中医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减少此疾病的病痛,甚至不用做手术切除,目前我们可以尝试用中药来对症治疗,针对幼儿进食药物困难的特殊情况,侯老师建议可以给孩子少量进食药物,或者用专门的灌药器来给药,这样就方便很多。
、巨结肠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