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新手妈妈宝宝便便的次数、味道、性状表现出哪些异常时应当立即就医?哪些与成年人不同的“异常”又是可以接受的?
今天重点说说新生儿的便便——所谓新生儿,界定为28天内的婴儿。
胎粪
刚开始新生儿所排大便为胎粪。
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胎儿在胎膜里是也是有进食的),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份。
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基本上是无菌的,所以胎粪差不多可以说是无菌的。胎粪的黏度很高,就好像沥青一般,而且无嗅。
正常来说,在出生后24小时内应该有第一次胎粪排出,一般来说约2-3天排完。
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并有腹胀、呕吐、拒食的情况,需考虑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塞等病理情况。
而随着婴儿饮奶后,粪便的颜色开始因为与消化后的奶混合而变得偏黄色,直至体内所有胎粪都被排出为止。
次数上没有一定的界定,一般多大于3次每日,最多可到10+次。
食物消化所成粪便
食物进入消化道至粪便排出时间因年龄而异,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为13小时,人工喂养者平均为15小时。
也就是说,一般进食后约13-15小时大便颜色到性质、气味开始有所改变。
由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
母乳喂养儿粪便
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呈酸性反应(pH4.7~5.1)。
平均每日排便2~4次(其实许多时候即使6-8次也是正常的,个人经验与母体进食食物、体质有关),一般在添加辅食后次数即减少。
人工喂养儿粪便
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
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大便1~2次/日,易发生便秘。
混合喂养儿粪便
喂食母乳加牛乳的婴儿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色。便次为每日1次左右。
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
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粪便相似,初加菜泥时,常有小量绿色便排出。(这个想想也很好理解——你吃即你所排)
什么样的大便需要送诊?
不能单单看大便的情况,得看整体。
你要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一分为二,坚持以小孩为中心。
正常的大便你已经知道是怎样的了。如果仅仅是次数稍微多个1.2.3.4次,大便稍微稀少许,没有呕吐、发热、拒食、腹胀、哭闹不安,多无大碍。
但是如果有上述症状,或大便呈稀水样、脓血样、黏液多,那么亲,医院就诊。
好吧,最后不得不插入鉴别图了: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爱婴堂,在爱的世界传递感动!在感动中传递正能量!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梦想11团队赴疤痕体质患者的一生是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