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吃喝拉撒永远是宝妈最关心、最操心的话题。宝宝大便多了,那是不是拉肚子了呀?宝宝大便次数少了,是不是便秘了呀?今天我们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宝宝大便的话题:攒肚与便秘。攒肚和便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大便次数减少,有些宝宝两三天都不解大便了,有些宝宝甚至一个礼拜都不拉大便了,这是什么情况,可愁死宝妈了?不急,有我们壹家人在呢。奶水不足、堵奶、乳腺不通、产后恢复不好,找壹家人!壹家人,您身边的母婴保健专家!首先,我们来说说宝宝大便的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出生一周的宝宝每天解3-4次大便,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多一些,有些宝宝每次喂奶后都会有排便,有些宝宝呢,1周只有1次大便,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很少发生便秘。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可能有2-3次大便,大便次数和配方奶的种类有关。有些宝宝在排便时用力,脸涨的通红,几分钟后排出软便,一般也不用担心是便秘,那是因为宝宝的腹肌较软,排便有些费力而已。
那么什么是攒肚呢?
宝宝在3-6周消化能力提高,对母乳消化吸收比较彻底,留下的固体残渣非常少,没办法对直肠产生足够的刺激,往往需要积累好几天才能排便一次,这就是俗话说的攒肚。这是母乳质量比较好,营养俊红,能够让宝宝充分消化吸收的表现之一。出现攒肚表现时,只要宝宝拉出的大便仍然是松软的,吃睡各方面都很正常,精神状态好,体重平稳增长,宝妈就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宝宝出现攒肚时,宝妈需要做的是多给宝宝多做一些抚触,如做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以左向右旋转按摩,或者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帮助宝宝肠蠕动。
什么是宝宝便秘?
便秘是各个年龄段的宝宝比较常见的问题,当宝宝发生便秘时,不止大便的次数会减少,大便的性状也会发生很大改变。当宝宝出现超过正常排便周期24h没有排便,排便时烦躁,哭闹,肚子胀气、有硬块,排便困难,大便干燥,质地变硬,呈小颗粒状,大便表面有条纹状血迹。以上可能就是宝宝便秘了。配方奶粉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和混合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情况相对比较多,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很少见。宝宝便秘原因分析和对策
如果宝妈发现宝宝便秘了,需要分析一下是不是奶粉冲调的浓度过高了(没有按照奶粉说明冲调),还是奶粉种类的问题,以及是否因为添加的一些新的食物,宝宝对食物不耐受造成便秘了;还有就是有些宝妈担心宝宝缺钙,盲目给孩子补钙,但事实上只要宝宝奶量足够就不需要额外补钙,过多的钙容易和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造成宝宝便秘。如果是以上原因,那么纠正这些原因就可以改善宝宝便秘的情况。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生了便秘,可以尝试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用大麦米粉取代大米米粉,适当多吃些果泥、菜泥,以及适当多喝水和西梅汁、苹果汁或者梨子汁等。而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除了多喝水和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还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在每次进餐后30分钟内鼓励坐在马桶上尝试排便训练。另外多给宝宝做抚触也可以预防和缓解便秘症状。如果通过家庭一般护理,宝宝的便秘症状没有改变,那么可以尝试使用开塞露,如果是大便太硬阻塞直肠,偶尔用一下开塞露,可以快速缓解便秘症状,让宝宝把硬硬的大便排出来,但开塞露不能频繁使用,因为可能会让宝宝耐受;同时开塞露还会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使用开塞露前,最好也能咨询儿科医生意见。还有一种治疗便秘的常见药物是乳果糖,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口服后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但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活性,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软化粪便,利于排出,是一种渗透性泻药。需咨询儿科医生后使用。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1.宝宝便秘伴有严重的腹痛或者直肠疼痛;
2.孩子接受家庭便秘治疗后24小时仍没有排便;
3.孩子不愿意吃东西,体重下降;
4.孩子大便带血;
5.便秘反复发作;
6.你对于孩子的排便习惯有任何问题或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