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妈妈发现宝宝吐奶,
都会担惊受怕又不知所措。
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对娇嫩的宝宝造成伤害。
所以,
弄清楚宝宝吐奶原因,
懂得宝宝吐奶的解决办法,
是宝妈奶爸们的必备知识。
宝宝吐奶的原因有哪些呢?
说起吐奶,大家会想到宝宝吐奶的样子,宝宝吐奶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性吐奶,一类是病理性吐奶。其实大多数的吐奶是无需担心的,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属于生理性吐奶,只有少数一部分是因为和疾病有关系,俗称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原因
对于生理性吐奶,如果是轻吐或少量溢出就只要擦拭干净即可。如果是大量吐奶或者喷射状吐奶,就要立刻做些护理。生理性吐奶有以下几种原因:
?新生儿胃比较水平,贲门也比较松弛,关闭不严,奶很容易将其冲开。
?幽门关闭比较紧,食物较多时会刺激幽门发生痉挛,很容易从重开的贲门形成倒流。
?宝宝在吃奶时很容易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有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
▋病理性吐奶成因
病理性吐奶当医院,治疗好原发病自然就不会再吐了。病理性吐奶有以下成因:
1、宝宝感冒
宝宝感冒时,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咳嗽的缘故,会使得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2、宝宝感染
流行性腹泻、肝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3、宝宝胃食管返流
它和溢奶原因差不多,但表现为比较严重的溢奶,近似于呕吐,胃食管返流主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和贲门张力不够,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比如咳嗽、呼吸费力等。早产儿发病率偏高,所以家有早产儿更要注意。
4、肠闭锁
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5、肠旋转不良
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6、食管闭锁
如婴儿出生后唾液较多,吞几口奶后有呕吐、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多为食管闭锁。
7、先天性巨结肠
出生后不排胎便或量少,1-2天后会出现肠梗阻症状: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腹胀明显,腹壁发亮,有扩张静脉,经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大便,多为先天性巨结肠。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
了解到宝宝吐奶的原因,那就应该对症下药,对于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分别有不同的预防办法。
▋生理性吐奶的解决办法
1、奶嘴大小要合适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2、喂奶姿势要恰当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3、尽量不要让宝宝吃太快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吃完奶后也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宝宝吃完奶后应该竖起来拍拍后背,直至打嗝即可,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也别大幅度逗宝宝玩。
4、喂奶后记得给宝宝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5、注意喂奶量和喂奶时间
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6、先换尿布后再喂奶
如果吃奶时也到了该换尿布的时间,还是把尿布换完再吃吧。当宝贝肚子饱饱的时候,被妈咪左翻右翻,还被拎起双腿垫尿布,不吐奶才怪。同样,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该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过多翻动引起宝贝吐奶。
▋病理性吐奶预防办法
对于病理性吐奶,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治疗好原发症,导致病理性吐奶的症状基本都属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这种疾病所导致的吐奶症状一般不同,也需要妈咪们详细了解,下面这些描述供您参考,如果发现宝宝状况不对最好医院。
?一般来说,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病理性呕吐情况较严重,次数频繁,呕吐量大,常呈喷射状,呕吐物中除进食的奶汁外,还会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
?如果婴儿出生后唾液较多,初次进食,吞1、2口奶后即有呕吐、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多为食管闭锁所致。
?出生后不排胎便或量少,1-2天后会出现肠梗阻症状。
?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腹胀明显,腹壁发亮,有扩张静脉,经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大便,多为先天性巨结肠。
?出生后无症状,吃奶及大小便均正常,2-3周后出现呕吐,逐渐加重,直至每次喂奶后立即呕吐或不久即呕吐、常呈喷射状,则多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先天性畸形一般需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
宝宝吐奶后,妈妈们应该怎样做?
宝宝吃完奶后熟睡,应保持头部偏向一侧,能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引发意外。当宝宝发生吐奶时,应将他抱起来,使头歪向一侧,垫高宝宝的身体使上身抬高些。
随手为宝宝准备一些小毛巾或湿巾,一旦吐奶,可以及时为宝宝擦干净。
吐奶后,不建议立即喂奶,这样容易引起宝宝再次吐奶。不妨休息半小时,等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再喂奶,但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而喂奶次数可以增加。
有些宝宝在吐奶后胃部不舒服,可能不愿再吃,此时不要勉强,应让宝宝胃部得到充分休息。一般吐出的奶远远少于吃进的奶,所以,不必担心,只要宝宝发育不受影响,偶尔吐一次奶,不要紧张。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医院检查了。
▋紧急情况须知:
1、如果发现咳呛现象,需要把宝宝抱起来,将宝宝的头侧向一边,以便奶液顺畅流出。其次,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快速地清理出来,以保持上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切记,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
3、吐奶后发现宝宝有憋气不呼吸或脸色涨红等情况可能已经有奶液、奶块进入气管了,要马上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膝上或桌子等硬板面上,用力拍打宝宝背部4—5次,促使其咳出呛入物。
4、做完上面的步骤,如果宝宝还是有呼吸不畅等情况,或发现伴随有其它症状,立刻送医。
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
“母婴迭代风起时?母婴大会”
将于7月17-18日
在上海中星铂尔曼酒店隆重召开,
作为母婴行业的风向标,
本次大会你绝对不容错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