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宝宝来说,每天生活中的大事总离不开:吃奶、睡觉、排便。正因如此,婴儿期宝宝一旦便秘,家长们总会无比焦虑。如果孩子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因此,家长要积极防治宝宝便秘。
一、宝宝为什么会便秘?
1、食物摄入量不足:
这种便秘常伴有宝宝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平时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便秘原因):
大便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干燥;如进食大量钙、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建议选择OPO配方奶粉)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蠕动慢,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滥喝凉茶: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便秘是“上火”所致,一个劲给宝宝喝“凉茶”。但实际上凉茶喂多了反而会扰乱宝宝胃肠消化功能,影响婴儿食欲和削弱婴儿体质。
5、宝宝的生活环境改变了:
比如:搬家、换了一个保姆。生活方式的改变会让孩子紧张或有压力感,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便秘。不过,这些都是临时性的便秘。
6、宝宝变得自我了:
随着宝宝长大,到了1岁多的时候,有的小孩会开始有一种新的自我观念,他需要从父母身上分离出去,所以喜欢对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说“不”。于是,宝宝开始拒绝去卫生间,憋着大便,导致便秘。
7、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二、如何缓解宝宝便秘?
1.坚持母乳喂养。
2、如果是人工喂养,注意宝宝饮食的调理,少加糖,多喝开水、果汁,增加谷物,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3、若是食物摄取不当引起的便秘,需要在宝宝的食物中添加一些青菜,如菠菜、芹菜、圆白菜及香蕉、苹果等水果。还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适当增加宝宝的饮水量。很多宝宝不喜欢蔬菜的口感,可以把蔬菜剁成碎末做成蔬菜粥、小包子、小馄饨给宝宝吃,这些食物会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
4、补充益生菌:益生菌能有效调理宝宝胃肠道,减少胃肠道问题发生。
5、可以帮宝宝做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帮助消化,促进排便。
6、准备一瓶清凉油,最好是白色的那种,用清凉油在宝宝肚脐周围薄薄的抹一层(一定不能多哦,否则宝宝娇嫩的皮肤是受不了的),再在肚脐相对应的后背也抹一层,稍加按摩,这样过1~2个小时,宝宝就会开始放屁了,慢慢就便便啦。如果一次没效,可以弄2~3次。(笔者亲身实践)
7、改变孩子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
8、婴幼儿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此时用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
9、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自出生后即有大便不正常,时而数日不排便,时而拉出大量稀便,腹胀严重。因多有营养不良,皮脂菲薄,腹部常见扩张的肠段蠕动。此病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10、孩子排便时不要逗玩孩子,以免分散注意力。如果上述方法还不能缓解,可寻求医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辅助排便措施。
三、治疗宝宝便秘小偏方(实践)
心里美萝卜(1/2)切片,梨切片(1个)一定要带梨核。煮水给宝宝喝,一般第一天喝第二天宝宝就可以顺利排便。但是不主张长期食用。
婴幼儿便秘有什么症状?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该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防呢?产生便秘的原因,大多数与家长的不正确的养育行为有关,医生学认为便秘必须具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2天以上没有大便,有时排便困难。宝宝有这些症状要警惕便秘1、很多天不正常排便2、大便坚硬,不易排出3、腹痛(胃痛、痉挛、恶心)4、大便出血5、遗粪6、食欲不振7、行为古怪(孩子双腿交叉、做鬼脸、夹紧臀部、或在地上扭曲身子)Tips遗粪症,看似腹泻,实为便秘所致。如果你的孩子不排便,大便变多就会超出直肠的承受范围。他之前可能不会急着排便,直到大便已经堆积太多,但没有及时适用灌肠剂、通便剂或其他措施来治疗。有时只有液体能通过大便,漏到了孩子的内裤上。液体便看上去像腹泻,迷惑了父母和儿科医生,但事实不是,这种情况称为遗粪症。宝宝便秘是怎么回事?婴幼儿便秘的原因很多,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多是因为以下原因:1喂养不当进食不足导致肠蠕动减弱致大便干燥。营养不足,腹部和肠壁有肌张力减弱也会导致便秘。2膳食成分不当儿童饮食改变(如进食大量蛋白质物品),或摄入膳食纤维/液体不足,能导致便秘。过量补充钙剂、食物过于精细、配方奶粉冲调浓度高也会造成便秘。3药物原因和遗传因素长时间使用泻药、补铁药、利尿药等便肠蠕动减少导致便秘。母亲有便秘习惯的,孩子往往易发生便秘。4疾病原因如果孩子患病,食欲下降,饮食改变会影响胃肠道系统,导致便秘。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引起便秘。便秘也可以由某种疾病导致。5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生活环境不稳定婴儿早期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没有形成排便条件反射,可造成肠肌松弛无力而便秘。生活不规律等。6忍住不排便很多原因导致孩子忍住不排便。可能害怕排出硬便疼痛而忍住不排便,如果孩子有尿疹,会更加疼痛。孩子也可能只是不想耽误玩耍而不去排便。大年龄孩子在离开家、外出或在学校,不习惯公共厕所而不排便。7心理因素当环境发生改变,生活习惯突然变化,发生强烈的精神刺激时,均可使孩子排便发生变化,造成暂时性的便秘。一般来说,孩子日常生活的任何改变(如旅行、天气变热或有压力)都会影响他的健康状况和肠道功能。宝宝便秘的治疗1大年龄孩子儿童通常因为他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而发生便秘。儿科医生会建议在孩子食物中添加更多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鼓励他们喝更多的水,这些措施能帮助孩子缓解或消除便秘。2重症病例如果孩子便秘严重,儿科医生会开处方药来软化或促进排便。除非儿科医生说可以用药,否则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使用灌肠剂和通便剂。如果使用不正确,通便剂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大便排出后,儿科医生会建议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来预防便秘复发。宝宝便秘的护理和预防1、记录孩子大便正常大小和粘稠度,这有助于儿科医生诊治便秘以及判断其严重程度;2、训练孩子按时排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3、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促进肠蠕动,利于大便的排出。4、每日给孩子尽量多喝白水、每次饭中都要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每天坚持吃水果。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19岁的儿童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克数等于年龄加5。如2岁的儿童建议7克。温馨提示
治疗便秘小宝宝慎用蜂蜜
蜂蜜中可能有“肉毒杆菌”,会引起肉毒杆菌中毒。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会把带菌的花粉和毒素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所以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芽孢数量很高,而且极微量就会使婴儿中毒。中毒的宝宝主要表现为持续的便秘,以至出现神经麻痹,哭泣微弱,呼吸困难等症状,非常危险。另外蜂蜜太甜会破坏宝宝正常胃口,使宝宝不接受白开水,所以小婴儿不建议喂食蜂蜜。蜂蜜中还含有激素类物质,长期使用有促进性早熟之疑。什么是便秘
便秘不是指很多天都不大便(这也可能是正常的),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便秘跟大便频率无关。有的宝宝每天都有大便,但只拉很少一点,可能已经发生了便秘——因为大便其实都积聚在宝宝的肠道里没完全排出来。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会便秘(小宝宝在便便的时候表情扭曲或者哭闹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他们还不习惯“大便”这件事)。如果母乳宝宝出现便秘,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并非饮食因素。
便秘通常出现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身上,或者在添加辅食后。
便秘与攒肚的区别
攒肚的宝宝虽然排便间隔长,但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不干,是正常的黄色软便、无硬结等。有便秘的婴儿会经常哭闹,进食不佳;而攒肚的宝宝进食正常,精神愉悦。
出生3-6周后,有些吃母乳的宝宝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母乳在宝宝的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只要粪便仍然是软的(不比花生酱硬),而且宝宝各方面都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定时吃奶,就没问题。
容易引起便秘的因素
配方奶喂养
1、配方奶粉的消化吸收负担远远高过母乳;
2、调制配方奶粉过稠(奶粉加得太多);
3、钙摄入过多(配方奶粉喂养的同时仍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不能被吸收的钙与肠道内脂肪结合形成钙皂引起便秘;
4、喂养和养育过程过于干净,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建立。
添加辅食
1、高淀粉食物摄入较多,包括蔬菜里的块茎类(土豆、红薯、山药等)、精白米、面条、面包、蛋糕等,或是吃多了含淀粉的零食;
2、进食含有高果胶的水果,如苹果;
3、水喝得太少。
便秘的应对措施
1、第一次出现排便间隔长时,可初试开塞露;如发现大便不干,就不必过度担忧了。
2、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喂一点点西梅汁(用白水稀释)。水果(特别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帮助便秘的孩子。
3、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如果出现便秘,可能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添加一些高纤维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干、高纤维的蔬菜(豌豆、大豆、西兰花),以及全麦麦片和面包等。同时,尽量少吃米饭以及非高纤维的谷类食品或面包。
4、增加饮水量。
5、鼓励8个月宝宝多爬多动,增加运动量。
6、丰富食物种类:给小朋友多种类的全麦谷物,种类丰富的蔬果、奶制品。
7、咨询儿科医生后,可服益生菌+纤维素制剂(乳果糖口服液等)。
以下情况需要予以重视,建议咨询儿科医生
1、新生儿,大便质硬,而且少于每天一次(但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除外)。
2、大一点的宝宝,大便质硬,而且三四天才排一次便。
3、任何年龄的宝宝,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在排便时伴有腹痛。
4、在一次大的排便之后,有很短一段时间的腹痛减轻。
5、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6、每次排便的同时肛门处排出一点点有大便颜色的脏东西。
在咨询儿科医生意见之前,千万不要擅自给宝宝服用任何类型的非处方缓泻药或软便剂。
预防便秘的措施
1、在宝宝添加辅食后,应该注意添加一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全麦、糙米、亚麻籽、梨、西梅和各种蔬菜。随着宝宝长大,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也应该增加。
2、当宝宝可以开始接受上厕所训练,每天让宝宝在马桶上坐一会。给孩子一本书或一个玩具,让她放松下来。鼓励宝宝坚持坐在马桶上,一直到出现排便,或者到15分钟。如果孩子做到了,记得鼓励她;如果没做到,也应该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她。
3、生活中不要经常使用消毒剂,不要轻易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