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
便秘会给宝宝带来不适和痛苦,一般婴幼儿便秘都有哪些原因呢?宝宝便秘了该怎么办?吃哪些食物好得快?
1
宝宝怎么样算便秘
对于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便秘,不能只按照排便次数及频率来判断,如果宝宝有以下现象或症状,则可以考虑是否为便秘:
△大便干燥,而且量少。
△宝宝排便不顺畅,并伴有疼痛感。
△宝宝食欲降低,食量少。
△宝宝腹部胀气及腹部疼痛。
此外,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排便的次数也不尽相同,如完全依靠母乳喂养的宝宝一日排便次数较多,而奶瓶喂养的宝宝,每日排便次数较少,但是只要大便的量及质正常,且没有什么身体异常的情况,都属正常。
幼儿便秘的常见原因
饮食量少
如果幼儿饮食量过少,那么食物消化后液体所吸收的余渣量少,从而导致幼儿大便变稠且量少。倘若奶水中糖分不够,肠蠕动还会变弱,使大便干燥。
饮食成分不合理
饮食和大便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碳水化合物不够,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部发酵过程短,大便多呈碱性,且干燥。如果饮食中含有较多的钙化酪蛋白,大便中则会含有较多的不能溶解的钙皂,大便增多而且易致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的面粉类,米粉类食品比谷类食品更容易导致便秘,此外幼儿偏食,喜好肉类,而忽视蔬菜类等,也容易导致便秘。
肠道功能异常
没有按时大便的习惯以及生活的不规律等都会导致幼儿便秘。此外,幼儿倘若长时间未养成早晨大便的习惯,且上学时间不能随时大便,长久以来也容易导致便秘。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经常使用灌肠或泻剂,会导致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等致使便秘。腹肌软弱,麻痹,交感神经功能失常等也会使大便秘结。另外,使用某些药物也会致使肠蠕动量少而发生便秘,比如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抗胆碱能药物、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精神因素
幼儿受到突发事件等的刺激,或者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都有可能会引起幼儿便秘。
生理异常
诸如肛门狭窄、肛门裂、脊柱裂、先天性巨结肠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会导致便秘。医院检查肛门指检,会阴部位以及下部脊柱等。倘若有家族遗传便秘,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幼儿便秘有哪些危害?
如果幼儿患有便秘,不仅会对幼儿造成痔疮、脱肛、肛裂等损害,而且还可对其整个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影响体格发育。
2.诱发多种疾病。
3.影响智力发展。
4.导致幼儿遗尿。
5.妨碍面部美容。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如何应对幼儿便秘?
1.调理饮食
2.补充水分
3.按摩腹部
4.适当运动
5.提供丰富纤维素
6.训练定时排便
1.调理饮食
饮食和幼儿便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科学调理幼儿饮食。主要依靠乳品或含糖量少的奶,孩子很容易大便干结,可以让他们空腹服用蜂蜜水,以及辅以其它食物。注意,未满一岁的孩子不建议饮用蜂蜜水。
2.补充水分
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便秘。如果幼儿小便颜色清淡,则说明水分充足,如果小便颜色发黄,则说明水分不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3.按摩腹部
洗澡时,可以在幼儿腹部抹上乳液,帮助孩子进行腹部按摩。以幼儿肚脐眼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3-5分钟,这样可以增加幼儿肠胃蠕动,减少排便困难。
4.适当运动
幼儿运动量增大后,要消耗更多的体能,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从而增加幼儿的进食量,使排便次数或量增加。6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做些抚摸,被动操等活动,再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由家长带领做一些诸如跑,跳,散步等的有氧运动。
5.提供丰富纤维素
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可以很好地预防便秘。
6.训练定时排便
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预防便秘,而且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训练幼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也能有效预防便秘。
当然,需注意的是依靠外力缓解便秘并非长久之计,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就医检查,查明根源,以对症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