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中山六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
主讲人: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
便秘的发病率有多高?专家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约有近两成的人受便秘困扰,仅次于高血压,高于常见的糖尿病、冠心病!
便秘发作时有多难受?有人一个月只能拉出四次大便,腹胀难受。读者形容,一上厕所就“痛得喊救命!”“比生孩子还疼!”
夏季因为人体水分流失大,正是便秘的高发季节。为引起公众对便秘危害的重视,指导大家绕开便秘“陷阱”,7月29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与医院(医院)联合举办以“解‘秘’有道”为题的便秘防治专题讲座。
医院(广东省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和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指出,预防便秘,首先要平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素的粗粮和蔬菜水果,保证日均饮水量2升以上。
其次,要充分运动,避免过度紧张、抑郁。
再次,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争分夺秒看报纸、刷手机是如厕大忌,而最好的排便时间是晨起和进餐后两小时内。
主讲嘉宾:医院(广东省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
文/记者任珊珊、翁淑贤通讯员简文杨
观“便”可识健康
屁是排便“助力”
“粪便是身体健康的信号。每次排完便,都要回头看,了解大便情况。”任东林指出,身体出现问题时,大便的表现很直观:太臭、太干、太硬、太少,出血、腹泻以及发生便秘。
任东林指出,粪便的性状与肠道功能息息相关。肠道会对粪便水分进行重新吸收,正常运转状态下会吸收毫升水分,当肠道运转加速时,则水分吸收量减少到毫升,而当肠道蠕动减慢时,水分吸收量增加到毫升。
正常的大便为碱性,且在结肠存留时间越长,碱性越低,酸性则升高。稀便是酸性的,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饮酒可引起肛门直肠反应性充血,使痔疮急性发作,造成排便困难,增加大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
在排便的过程,屁是一大“助力”。结肠内气体约毫升,60%氮、10%二氧化碳、25%甲烷、5%硫化氢和少量氧气,其臭味主要来自甲烷和硫化氢。一个人消化功能不好时,大便往往很臭。如果处于太空船等密闭空间内,持续多日不停放屁而不对空气加以妥善处理的话,屁中含有的可燃性气体不仅会令身处其中的人们中毒,还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任东林指出,有几个因素关系到排便是否顺畅:肠内气体可使结肠轻度膨胀,帮助蠕动,气体越多肠的活动度越高,腹内还可察觉微细的噼啪肠鸣,气体过多时使肠壁扩张,牵拉神经从而致疼痛;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的蠕动,每日持续2-3次,以每分钟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由胃结肠反射或体位反射而引起结肠总蠕动,以每小时10厘米的速度推进,粪便进入直肠内,蓄积足够数量时(约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则引起排便反射。
如何判断便秘
大便减少、太硬、太难排
“便秘的准确定义很难下。”郅敏解释说,临床上前来就诊的患者主诉有很多:而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大便干硬、有排便不尽感、梗阻感等,而医生经常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腹胀/排气、每周大便是否少于3次以及是否需手法辅助排便,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便秘。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3点:大便减少、太硬、太难排。如果这种情形持续6个月以上,就属于慢性便秘。有些严重便秘的患者,一个月排便次数还不到4次。
便秘发病率最高的是30-39岁人群
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年龄和与性别相关的生理结构因素。“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便秘发病率最高的是30-39岁人群,其次是60-70岁和40-49岁。”任东林指出,总的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扰,不仅发病率更高,严重便秘患者也更为常见。
多种药物也可导致便秘。“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病又患有慢性便秘老年人,应用多种药物时一定要特别辽宁白癜风医院西藏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