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急性肠套叠

急性肠套叠

何谓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相应的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

肠套叠哪个年龄段好发?

发病率在一岁内最多,占60%,其中4~6个月为发病高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发病机理是什么?

肠套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肠套叠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公认为肠套叠起点的存在和肠蠕动的紊乱。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吵或烦躁不安,每次5-10分钟,间隔15分钟到几小时;

呕吐,先为胃内容物,后带胆汁,并拒食;

便血,一般于发病后4-12小时出现果酱样粘液血便;

右腹部扪及腊肠样肿块;

全身中毒症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发热、脱水、少尿、腹胀、休克等。

肠套叠如何治疗?

早期可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90%。如套叠不能复位或复位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及全身情况恶化,或病期超过48小时,或怀疑有肠坏死、穿孔均应行手术治疗。

术前如何准备?

禁食水、胃肠减压,以缓解腹胀减轻呕吐。

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密切观察患儿一般情况、精神反应、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尿量及排便的性质以判断病情轻重。

讲解麻醉方式与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术后如何指导?

饮食指导:术中套叠肠管血运良好,仅行手法复位,未做肠切除者,术后禁食3-5天;如套叠肠管坏死行肠切除者需禁食6-7天,待肛门排便、排气,肠蠕动恢复,方可进食。开始少量试饮水逐渐流汁(母乳或人工喂养),少吃多餐,以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宜。注意进食后有无呕吐、腹胀及排便情况;

体位及活动:麻醉清醒,病情平稳后取有效半卧位,鼓励尽早床上翻身拍背,病情允许可每日抱起数次,预防肠粘连;

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准确掌握滴速,严防液体输入不足或过多发生脱水或肺水肿;

讲解术后各种留置管道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严防患儿抓脱;

讲解主要用药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

出院注意哪些事项?

1







































灞辫タ鐧界櫆椋庡尰闄?
瑗胯棌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kb.com/zlcl/2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