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results of rehbein's oper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hirschsprung's disease during neonatal and early infant periods.methods thirty-seven patients under the age of two month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underwent rehbein's operation and were followed-up. there was no anastomotic leak nor mortality.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 rehbein's oper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neonates or young infa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先天性巨结肠是以肠管神经节细胞缺乏为特征。它是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约占新生儿肠梗阻的20%。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有多种,近些年来,各地陆续报道用duhamel等手术方法治疗新生儿、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报道[1],但应用rehbein手术方法治疗新生儿、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报道还是极少。我科应用rehbein手术治疗新生儿及2个月婴儿先天性巨结肠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讨 论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jiangxi children's hospital, nanchang
【key words】 hirschsprung's disease rehbein's operation
术前准备:治疗并发症,营养支持,清洁灌肠10~14天,使用肠道抗生素3~5天。
【摘要】 目的 分析rehbein手术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rehbein手术治疗新生儿及2个月内婴儿先天性巨结肠37例。结果 无吻合口漏病例,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rehbein手术对新生儿、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手术成功要点:主要是预防结肠吻合口裂开,首先正确进行上提直肠,边切边缝,按比例对合的开放法,一层内翻吻合操作,力求精确、轻巧、熟练。其次,吻合肠端血运必须良好,吻合完成后以1‰新洁尔灭溶液浸洗盆腔创面,以减少术后盆腔感染,将结肠松弛地置入盆腔,关闭盆腔腹膜。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rehbein术
新生儿、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三、结论:鉴于rehbein手术的特点和新生儿期的生理解剖特点,笔者认为rehbein手术是治疗新生儿、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单位: 南昌,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
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5~7天并术后2~3天肛门排气、排便后进食。全部病例术后便秘消失,能自行解出稀便、糊状便或成形软便。无吻合口漏病例,无1例死亡,术后2周开始扩肛,坚持6个月。
手术方法:手术在连续骶管阻滞麻醉下行rehbein根治术,术前强力扩肛15分钟,左下经腹直肌切口,探查病变肠管,确定切除范围,松解结肠系膜,使正常结肠能无张力下移,切开盆腔腹膜返折,分离直肠周围组织,钳夹上提直肠,下拖结肠与腹膜返折下约3cm之直肠行边切边缝,按比例对合,一层内翻吻合,将结肠松弛地置入盆腔,予1‰新洁尔灭溶液浸洗盆腔创面,切开的盆腔腹膜返折缝合于下拖结肠之浆肌层上关闭盆腔。术后探查吻合口距齿状线约2~3cm。
[1] 吴桂章,唐伟,宋连杰,等. 新生儿巨结肠根治术41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361.
(收稿:1998-06-08)
参考文献
随访资料:门诊随访13例,随访率35%,最长8年,最短5个月,体重、生长发育均在中等水平以上,均无便秘、腹胀、便失禁病例,其中1例有排便时间较长,大便形状较细,每月1~2次,追问病史,术后间断扩肛1个月,另1例稀便时有污粪,目前正实施排便功能训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20卷 肛肠外科
zhu xiaochun, xu benyuan.
一、新生儿期行根治术优点:新生儿盆腔浅,盆底组织松弛,在骶管阻滞麻醉下,直肠上提较易,便于操作,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切除病变肠管。rehbein手术的疗效很大程度上与保留病变肠管的长短有关。切除了绝大部分病变肠管,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另外,术后大便通畅减少了小肠结肠炎的发生[2],也可避免实施反复扩肛带来的护理困难和限制。新生儿期巨结肠结肠扩张段相对较短,两断端口径较接近,吻合较容易,切除结肠较儿童期短,减少了营养不良并发症。无需特殊器械,有利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一般资料:37例均为男性,28天以内12例,~2个月25例。全部病例均以便秘、腹胀、呕吐等低位肠梗阻症状收入院。术前经钡灌肠,直肠粘膜吸引活检确诊,术后病检全部吻合。
作者:朱小春 徐本源
临床资料
[2]施诚仁,佘亚雄,蔡威,等. 巨结肠根治术后小肠结肠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4,15:340-342.
radical operation on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neonates and inf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