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便秘的原因分类及护理措施

对于初生头几个月的配方奶粉喂养婴儿,便秘是最常见的消化问题之一。因为:新生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配方奶粉和母乳在消化吸收率不同

儿科专家认为:便秘指:配方奶粉喂养婴儿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母乳喂养婴儿每天排便少于两次

便秘的病因有很多种。95%的病例无可辨认、明确的原因。

对于婴儿来说,最常见的便秘诱因有:

饮食的改变(尤其是从母乳喂养转为配方奶粉喂养)

肛裂(常因便秘引起)

肛门直肠狭窄

便秘发生的其他可能诱因有:

体质和遗传

精神和教育,如排便疼痛

饮食方面:小孩摄入液体少,营养不平衡,或纤维摄入量低

神经、内分泌、新陈代谢紊乱

多数婴儿病例表明,营养是便秘的最常见诱因。因此,采取简单的膳食改变,常会在短期内减缓便秘。

便秘基本分为两类:

功能性便秘:(占绝大多数,经过调理就可以改善)

病理性便秘:(先天性肠道畸形或者先天性疾病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才能矫治)

功能性便秘的诱因分析

a、遗传因素

生来即有便秘倾向,有家族史,也称之为素质性便秘。

b、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

(1)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

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

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2)、缺水

低龄的小宝宝经常因为母乳不足而造成缺水型便秘,大一点宝宝则因为喜欢喝各种甜味饮料、碳酸饮料,而导致每天摄入水分不足,肠道干燥,引起便秘。

c、不良的排便习惯所引起

由于环境的改变,儿童精神紧张或不习惯,或因公用厕所不干净,往往在幼儿园或学校时,抑制便意,有大便亦不愿去厕所,这样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便秘。

d、精神因素

20%的患儿因精神因素引起便秘,故称为精神性便秘。患儿情绪差、焦虑或抑郁及行为等心理障碍。很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而引起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措施

(1)改变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

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

(2)排便习惯训练(defecationhabitpracticeDHP)

我国传统抚育模式中DHP普遍受到重视,很多年长的抚育者(祖父母、保姆等)均在小儿幼小时即已对其习惯式进行DHP。因为排便反射建立是排便“技能”的系统学习过程。

婴儿期,反射性排便(靠直肠内粪便压力另加肠蠕动的刺激信号诱发自然神经反射),不受大脑意识控制。临床观察,新生儿随时排便,一岁以后每天一次排便,均为反射性排便。两岁后能自诉排便,并能短期控制,开始向意识性排便过渡。

随小儿年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成熟,意识性排便经训练转为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时间、条件、场所)的条件反射,并能按时排便即社会规律性排便,使小儿生活规律化,防止便秘及大便失禁,因此极为重要。

小儿自幼即进行DHP者发生便秘者极少,而42.1%的便秘患儿从未经DHP,或排便训练极不规范,规范DHP可预防FC。

排便系生理活动,为生理反射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反射运动,包括反射规律、排便器官及粪便性质对排便活动的作用及影响。因此,正常排便系复杂的神经反射及排便控制器官与盆底肌肉的协调运动,DHP指人为的对小儿有规律进行强化训练,以使形成习惯(规律)。

(3)合理饮食

便秘患儿合理饮食应侧重于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摄入。

DF:不能被人类胃肠道消化酶所消化,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复合碳水化合物,亦称非淀粉多糖(非葡聚糖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亲水胶体、木质素、抗性淀粉

注释:DF对粪便的影响:

1)增加粪便量:不可溶性纤维含纤维素、可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重量),并刺激肠蠕动。麦麸中IDF含量最高,粪便重量增加最多,水果、蔬菜及果胶则次之;

2)缩短粪便肠通过时间:可为肠内正常菌群提供可发酵底物,DF酵解后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及气体(CO2、O2、甲烷),刺激回肠末端收缩,促使肠蠕动,并增加结肠收缩运动,加速肠内容物通过;

3)短链脂肪酸为结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后在肠内产生CO2使肠腔内PH降低刺激肠蠕动;

4)少部分未被酵解而直接成为粪便组成部分。

DF摄入过多的不良反应

1)影响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增加肠道蠕动和产气量,引起腹部不适感;

3)抑制胰酶活性,减少小肠内某些酶类(如分解三酰甘油、淀粉和蛋白的酶)。

(4)足量饮水

参考饮水量(ml/d)1岁50~,,1~4岁~,4~7岁~,7~13岁~,13岁~,并随季节、气温及运动量适度调节。

(5)增加活动量

鼓励患儿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培养劳动习惯,可以走路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自己爬楼梯,每日应有1h以上的体育锻炼(慢跑、跳舞、游泳、跳绳)。

(6)按摩

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kb.com/zlcl/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