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超声特点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本期超声新视野还是邀到了语声老师,为大家介绍小儿肠套叠的超声特点。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属于肠梗阻,是上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下段肠管所致。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回盲部,回肠套入结肠,回盲肠套入结肠,也可肠系膜及淋巴结套入肠管内,大多由于肠蠕动紊乱、肠系膜过长、回盲部活动度大或感染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

突发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

超声图像特征:

1沿肠管长轴见局部呈多层低和中等回声相间的结构即“套筒”征,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

2.彩色多谱勒有助于显示套叠肠管管壁及其系膜的血流信号及其改变,可以评价肠壁血供情况。3.肠梗阻表现:肠管增宽,肠蠕动异常(增强或减弱)。

超声新视野整理呈献!

语声原创文章,感谢赞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kb.com/zlcl/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