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12月第12卷第6期CJCHCDec.,Vol12,No.6
文章编号:-()06--02
金双歧片在培养便秘婴幼儿排便习惯中的作用
彭显亮1,孟浦2,孙金枝3
(1医院儿科,湖北武汉 ;2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湖北武汉 ;3医院内科,湖北武汉)
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观察组Ⅰ
观察金双歧片在培养婴幼儿排便习惯过程中的作用。
对例便秘婴幼儿进行饮食调节和排便习惯的训练,根据是否应用金双歧片以及应用疗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Ⅰ(用药5d)、观察组Ⅱ(用药20d)和对照组,探讨金双歧片在阻止婴幼儿便秘形成,消除排便恐惧中的作用和在建立排便反射中的意义。
金双歧片能有效阻止患儿在排便习惯训练期中便秘的再次形成,5d记录两观察组有效率为83.6%和84%,对照组为66.7%(X2=11.04,P0.05);2个月时观察组Ⅱ排便习惯的训练成功率为85.5%,另两组分别为70.5%和65.6%(χ2=11.72,P0.05)。
金双歧片对婴幼儿便秘有明显疗效,坚持一定的疗程对婴幼儿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十分重要。
关键词:金双歧片;便秘;排便习惯
婴幼儿便秘在临床十分常见,绝大多数为非器质性因素所致,合理应用药物,对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并发症,培养正常的排便习惯均具有实际意义。年1月~年3月笔者对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便秘婴幼儿进行排便习惯的训练,观察金双歧片在改善其临床过程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例门诊和病房的便秘婴幼儿。首先通过病史及体检初步筛除脑瘫、头小畸形、呆小症、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周炎症,以及有消化系统手术史的患儿,其中78例患儿选择性地作钡灌肠、小儿结肠镜、CT、肝胆B超、血T3、T4以及肝功能检查,共剔除相关的病例24例,其余病例均作观察对象,其中男例,女例,男女比例1.2∶1,年龄1月~3岁。
1.2 方法 口服金双歧片:≤6个月,1片/次;1~3岁,2片/次;3~10岁,3片/次;每日3次,疗程1个月。
1.2.1 分组方法 对就诊患儿即刻采取开塞露或手指掏出大便等物理方法解除症状,然后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Ⅰ、观察组Ⅱ和对照组,每日定时刺激患儿排便反射,指导科学喂养,尽可能改善饮食结构。
1.2.2 观察方法 观察组Ⅰ口服金双歧片50mg/(kg·次),1日2次,连用5d。观察组Ⅱ连用5d后再持续2周,对照组仅进行排便反射训练和调节饮食。然后于服药5d、2周、2个月记录患儿排便及便秘情况,观察期间出现便秘者重复采用物理方法通便。
1.2.3 婴幼儿便秘的诊断标准 48h以上未排便,排便困难,用开塞露后排出或用手指掏出的粪块干燥、坚硬。排便后患儿症状迅速改善,无便秘时患儿肠鸣音基本正常。
1.2.4 疗效判断 显效:排便间隔时间48h,排便不费力,大便性状正常,2个月时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有效:排便间隔时间一般48h,偶在48~72h内,稍费力即可排出,大便性状基本正常,2个月时对排便无恐惧感;无效:仍出现便秘,大便干结,需借助物理方法排出,2个月时排便习惯同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饮食和排便习惯 66例婴儿中母乳喂养14例,部分母乳喂养20例,人工喂养32例。其中有22例母乳喂养改为部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时产生便秘。例幼儿中,日饮牛奶ml以上者51例,ml以上者87例,仅29例患儿每日吃少量蔬菜等含渣食物。84%的患儿缺乏规律的排便习惯,72%的患儿既往有便秘史。
2.2 药物耐受及随访情况 例患儿中不愿坚持服药或由于其它原因中途退出观察者28例,其中出现腹泻4例,呕吐7例,2个月中因各种原因中断观察或失访者14例。
2.3 疗效观察 观察组的5d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04,P0.05);2周时观察组Ⅰ显效率降至32.79%,观察组Ⅱ继续服药显效率升至54.55%,而对照组仅为21.88%。2个月时观察组Ⅱ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Ⅰ和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χ2=11.72,P0.05)。见表1。
3 讨 论
3.1 婴幼儿便秘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便秘多无器质性病变,不良的排便习惯是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秘的痛苦造成患儿排便时过度紧张,进一步影响正常排便反射的建立。要建立婴幼儿正常的排便反射,解除便秘为其训练的前提,故对所选择病例先行开塞露等改善症状,消除排便恐惧,然后进行排便反射训练,同时调节饮食结构。婴幼儿的饮食特点是便秘的又一重要因素,婴幼儿进食蔬菜、谷物量少,一般以乳类为主,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分解为大分子氨基酸和肽类,吸收过程中带走较多水分,使肠腔水分减少引起便秘[1]。双歧杆菌产生的有机酸可使肠管内渗透压增高,水分分泌亢进,粪便中水分增高而缓解便秘[2]。部分患儿便秘与结肠发育特点有关,例如婴幼儿盆腔发育较慢,乙状结肠在5岁前未全部降入盆腔而相对较长[3],大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较长,易产生便秘。
3.2 双歧杆菌在阻止便秘中的作用 如果肠道内有足够的双歧杆菌,能酵解单糖产生醋酸和乳酸,促进肠蠕动[4],缩短大便在肠腔的滞留时间,使粪便不断地推向肛门。本资料中两观察组的5d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金双歧片能有效阻止便秘的再次形成。金双歧片是含有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及促菌因子等组成的三联活菌片,双歧杆菌可在人体肠道内生长繁殖,需达到一定数量后才稳定下来。观察组Ⅱ继续服药2周,显效患儿增加;而观察组Ⅰ停药后显效率呈下降趋势。停药后与2个月时对比,观察组Ⅱ的无效率明显较低,提示金双歧片在用于婴幼儿排便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疗程是必要的。金双歧片口感较好,绝大多数患儿易于接受,不良反应较少,延长疗程远期效果较佳,其价位也能被患儿家长所接受,该药在培养婴幼儿排便习惯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尚恩.小儿便秘的原因及诊断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2(3):.
[2]魏蓉,张德纯.双歧杆菌对改善胃肠道功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生态杂志,,11(4):.
[3]曲日斌,张树成,王维林,等.小儿便秘结肠动力学机制的初步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18(8):.
[4]朱俊晨,李世敏,魏小青.双歧杆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杂志,2,12(1):.
查阅更多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