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而言,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每天大约排4次便,母乳喂养宝宝一般比配方奶喂养的大便次数多,3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宝宝每天大约排3次便,很少出现便秘(偶尔每天10次便便也是正常的),而配方奶粉宝宝每天排2-3次便。
相比平时的排便情况,自己的宝宝突然间4-5天不排便,妈妈都要急死了,妈妈先不要着急,先学会判断宝宝是不是便秘了。
攒肚(zandu):健康的发育过程
攒肚的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肚子摸起来软软的,吃奶正常,大便金黄绵软。
宝宝满月前(满月前指的是3周以后)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母乳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变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就减少了。
便秘:消化的异常,病理性
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是生理性便秘,器质性疾病的便秘如肛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比较少见。
宝宝便秘都体现为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的改变,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还会携带便血,便秘多天的宝宝腹部摸起来发硬。
分辨的小诀窍:
攒肚
宝宝便便之前
精神状态良好,吃奶状况常、肚子按起来不发硬。
排便过程
无痛苦
宝宝的便便
黄色软便
便秘
宝宝便便之前:
或精神状态不好、或食欲不振、或小肚子有硬块。
排便过程
排便困难、表情痛苦
宝宝的便便
大便干燥、有硬结
PS: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攒肚,爸爸妈妈顺其自然就好~
攒肚和便秘的处理方式
攒肚的处理方式
一般出现攒肚的情况,妈妈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不哭不闹,超过7天仍不拉便便,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会演化成便秘。
便秘的处理方式(不考虑病理性原因)
添加辅食之前的宝宝
(一般为6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比较少便秘的,如果便秘了要先注意妈妈自身的饮食状况,如饮食合理则建议咨询医生。
配方奶粉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几率比母乳喂养高,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奶粉和水的冲调比例不合理,调整冲调比例,多喂水。
因盲目补钙引发便秘应先暂停补钙。
添加辅食以后的宝宝
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果泥、菜泥等。
多喝水和果汁,如苹果汁或者梨子汁等。
便秘比较严重的应急处理
使用橄榄油、甘油类在宝宝肛周进行按摩。
咨询医生后使用使用细肥皂条,塞入宝宝肛门(这个具体儿科医生会教你的~)
咨询医生后使用开塞露。
PS:第二、第三条不能经常使用,会降低宝宝排便反射。
防治便秘的常规手法
帮宝宝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每次几分钟。
让宝宝仰卧,帮宝宝做屈腿运动。
便秘了就要补充益生菌吗?
因肠胃消化不良引发的便秘,可服用益生菌进行调节,健康的宝宝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制剂的。益生菌主要用于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但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了共存的益生菌,因此需要补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体内微生态屏障。
另外就是因为腹泻造成大量益生菌丢失,失去了制约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此时会引发疾病,造成肠道菌群失衡,所以为之补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