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周五,小芙妈妈的百宝箱也要开启万丈光芒~
小宝宝每天都是吃、喝、拉、撒、睡循环,其中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健康状况,了解宝宝大便中的各种情况,将会更有利于宝爸宝妈们在日常中更好的照顾宝宝。
SO,今天小芙妈妈讲解宝宝的各种便便和应对措施,将重磅级的福利免费送给各位妈妈!
胎便
▽
颜色:墨绿色、绿黑色
胎便是婴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形成的粪便。怀孕20周以上,在胎儿肠道中便存在有胎便,胎便是新生儿最早的肠道分泌产物,形态黏稠,其中85%~95%为混合着肠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胆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体成分。它的颜色为墨绿色,愈靠近预产期,胎便量就愈多。宝宝出生后一般在2~4天内排完,每天大概3~5次。
应对措施:早产儿排泄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宝宝进食延迟有关。如果足月的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还没有排出胎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应由医生详细检查一下。另外,应勤喂宝宝,让宝宝尽早排净胎粪,否则容易使宝宝出现黄疸。
非正常大便
▽
颜色:粉状、灰白色、无色或白色
宝宝从出生后拉的就是粉状、灰白色、无色或白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可能是胆汁缺乏的表现,也可能出现肝脏或胆囊疾病。如果宝宝的肝脏不产生胆汁,或者胆汁分泌受阻,他的大便就会变成白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过渡便
▽
颜色:黄绿色、黄色
喂奶几天,宝宝排干净胎便后,已经慢慢向正常大便过渡,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胎便和正常大便混合呈黄绿色,然后逐渐到黄色的正常阶段。
应对措施:新生儿开始喂养的时间和摄入的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绿便
▽
颜色:绿色
大便稀薄,呈绿色,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应对措施: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如:能喝、能睡、能玩,即使宝宝排绿色便便也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是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给宝宝顺时针绕着肚脐按摩,也可以给宝宝喝点益生菌哦。(益生菌能调节宝宝肠胃功能,促进消化,改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母乳型大便
▽
颜色:黄色
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含80%左右的水分,一直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呈黄色,稀糊状。大便一般不臭,拉时常会伴随着放响屁,听上去像拉得很多。通常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应对措施: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属于正常现象,等宝宝长到3个月左右,就会出现攒肚子现象,宝宝就会排软膏装大便,次数也变成一两天排一次。这是因为宝宝消化功能越来越强大了,而母乳又是非常容易消化的,产生的垃圾少,所以排便次数就会下降。
奶粉型大便
▽
颜色:黄褐色、土黄、金黄色
奶粉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是黄褐色,厚实的,糊状。有时会干燥、粗糙一些,偏硬,只要是不难拉,不像羊便一样,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应对措施:喝配方奶的宝宝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奶粉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当大便过硬或水样时,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失衡型大便
▽
颜色:亮绿色、绿色
母乳喂养失衡的宝宝,大便会呈亮绿色、绿色多泡的大便,如果喝的前奶比后奶多,有时候就会排出亮绿色的大便。一般前奶甜而稀薄,后奶浓而多脂。宝妈可每侧乳房哺乳时间至少保持20分钟,然后才换到另一侧乳房。
应对措施:有的时候,病毒也会使宝宝的大便变成亮绿色,如果宝宝变得挑剔,显得烦躁不适,必要时应咨询医生。
补铁型大便
▽
颜色:深绿色
在某些宝宝体内,肠道细菌与补铁剂或铁强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铁反应,使大便呈深绿色、厚而黑,甚至有时呈绿黑色。只要宝宝在吃这种铁剂或配方奶,那么这种颜色就会持续下去。
应对措施:铁剂不会引起宝宝消化系统的疾病或不适,没有必要为这种颜色变化而担忧。
变色型大便
▽
颜色:粉红色、绿褐色、黑色
当宝宝开始吃固体辅食后,通常会排出粉红色,半消化的食物大便或绿褐色,糊状的大便,这种大便一般是正常的。宝宝吃进什么就会排出与吃进食物外形相似的大便,妈妈需要注意宝宝吃了些什么,确定吃进去的食物和排出大便颜色之间的关系。
应对措施:如果宝宝的大便变成红色而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应立即咨询医生。
泡沫便
▽
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应对措施: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米粉、面条、面食、饼干及土豆、红薯等。针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乳糖酶分泌不足,可以改换成低乳糖配方,来改善泡沫便。
奶瓣便
▽
宝宝大便中有白色颗粒或瓣状物,是因为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奶粉喂养宝宝对奶里的蛋白质吸收不完全而产生的,例如不定时喂奶造成喂养量过多,饮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浓度太大或者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妈应注意饮食,少吃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应对措施:这个情况会随着宝宝肠胃功能的完善而慢慢改善,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好,属于正常情况,不用太过担心。
便秘
▽
便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即为便秘,而如果便便软,排出顺畅,只是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就不能认为是便秘。如果是便秘,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先天性疾病,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等。而便秘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和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应对措施:如果出血超过数滴或大便变软时还出血,应立即咨询医生。
综上所得,虽然新生儿语言功能发育不完全,但是新手爸妈们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大便次数及形状来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有时有遇到宝宝的相关问题无法解决的,可以联系小芙妈妈,小芙妈妈的百宝箱助力您成为合格的新手爸妈!
END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孕期营养与母胎健康课堂报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