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医院小儿外科技术水平高,不开刀、不手术挽救了我家宝宝的生命!”日前,一名身患急性肠套叠的儿童,在我院小儿外科成功接受彩超引导下新型水压灌肠治疗后,其家长眼含泪水,激动地这样感谢医务人员。据悉,我院小儿外科杨合英教授团队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彩超引导下新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具有安全性高、成功率高、操作便捷且并发症低等优势,受到广大患儿家长一致称赞。
不久前的一天,3岁的患儿王宝宝出现间断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9.7℃,并伴有腹泻。医院治疗了一周之后,病情并无好转,依然是反反复复的发热。12月5日下午,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精神状态萎靡,医院再次就诊。彩超检查提示患儿急性肠套叠。家长查阅网络得知该病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医生建议下,患儿即刻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复位失败!半小时后再次试行复位,依然失败!而后,医生告知患儿家长需要急诊开刀手术。这令患儿家长陷入极度纠结,若手术,孩子身心必遭极大创伤;若不手术,又担心危及孩子生命。几经思量,在医生建议下,患儿遂急诊转院至我院小儿外科!
12月6日凌晨3点32分,患儿到达我院。当时,患儿精神萎靡,腹疼加重,右下腹可触及一腊肠样包块。在杨合英教授的积极协调下,患儿一路“绿灯”,顺利于3点36分办好住院手续。3点52分,开始行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仅5分钟,肠套叠复位成功,患儿安静入睡!全程旁观复位过程的患儿家长望着孩子安详的表情,彻底放心了,并由衷地连声对杨合英教授团队表示感谢。
据杨合英教授介绍,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4月龄~2岁常见。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发病多见。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果酱样血便。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能会导致肠坏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是小儿肠套叠常用复位方法。但是,该方法必须在X射线下进行,对患儿危害较大;操作时间长,患儿治疗痛苦;成功率低,安全性无法保证。而彩超引导下新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优势明显:1、能避免患儿、医生及家长暴露在放射线下;2、水灌肠复位包有压力检测装置和安全水阀,灌肠复位更安全;3、一次性水灌肠复位包减少了互相交叉感染肠道疾病的可能性;4、采用温盐水灌肠,有助于冲刷肠道炎性介质,减少复位后发热;5、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患儿痛苦小;6、对于反复肠套叠的患儿可重复进行。自年3月以来,我院小儿外科采用此技术已成功救治例肠套叠患儿,无一例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曹咏周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