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小儿外科成功为一名刚出生2天、体重克的新生儿实施急诊肠管扭转复位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目前小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小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儿,出生后进乳水开始出现呕吐,并逐渐加重至进乳即吐,呕吐物为黄水,这一情况引起家长重视即刻来院就诊。在门诊行腹部平片检查后考虑为十二指肠梗阻,被收入小儿外科病房。
韩英主任与郑稳副主任查看患儿后,考虑患儿为上消化道梗阻,病因可能为消化道发育异常,通过完善钡灌肠检查,考虑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可能性较大。由于患儿呕吐明显,随时可能出现呛咳、误吸,增加治疗风险。由于手术是此患儿的唯一治疗手段,韩英主任与郑稳副主任讨论后决定实施急诊手术,与麻醉科积极沟通后,于当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后证实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术中见中肠扭转,肠管已出现血运异常,立即行扭转肠管复位、解除索带压迫所致梗阻,术后,肠管血运逐渐恢复正常,肠腔通畅。考虑到患儿肠管位置发育异常(手术不能使肠管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且阑尾位于右上腹,日后若发生阑尾炎时可造成诊断困难,故与家属商议后将患儿阑尾一并切除,解决了后顾之忧。在韩英主任、郑稳副主任、麻醉科吕萍主任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在小儿外科病房,经过医生护士12天的精心治疗护理,患儿顺利出院,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再次证明了三院作为辽阳市小儿疾病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的能力。
据小儿外科主任韩英介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为胚胎期肠管发育异常,胎儿成熟后肠管未在正常位置,因索带压迫上消化道而出现梗阻表现,手术是唯一救治手段。
当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黄色时,可能为消化道梗阻所致(多为发育畸形),且呕吐物会造成误吸、消化液腐蚀呼吸系统,增加风险及治疗难度,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另外,一般新生儿于出生后24小时排出胎便,最晚不超过48小时,若患儿出生后48小时未排胎便,有时需用开塞露排便,亦可能存在先天性巨结肠等问题,亦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