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便秘注意事项
1、药物治疗需注意:如果宝宝已经便秘三天以上,妈妈可以使用药物来帮助宝宝解决便秘苦恼,如给宝宝吃适量的泻药,另外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插入孩子的肛门内,让药液在肠子里保留一段时间后再让孩子排便,那么宝宝的粪便会很快就轻松地排出来。不过专家提醒:药物对宝宝胃肠刺激比较大,不建议长期使用。
2、尽量使用饮食疗法,尽量采用饮食疗法对宝宝的健康更好。吃奶的婴儿便秘时,可加滑肠食品。如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等。正在断奶期内的婴儿便秘时,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类,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大点的宝宝便秘时,可增加一些五谷杂粮,如标准粉、薯类、玉米、大麦等,油脂类食物、凉开水也都有助于便秘预防治疗。
新生儿便秘预防
1、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2、训练排便的习惯不容忽视: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儿便秘温馨提示
预防和治疗便秘,调节饮食是最重要的方法,另外在平时可以通过按摩宝宝腹部来防治便秘。如果用按摩和调节饮食还是不能让宝宝排便,可以用蘸有橄榄油的清洁棉花棒刺激宝宝的肛门处,这种办法一般是很有效的。如果出生4个月以内的婴儿,通过这种办法依然无法排便,医院诊治了。
新生儿便秘护理重点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少。如果发生便秘,可喂加糖的菜水或果汁等。
2、适当地按摩腹部:像滚球一样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肚子,可以刺激肠道,促进排便。跳跃运动也能促进肠道运动,帮助排便。宝宝多进行室外活动或是散步也可预防便秘。
3、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可用温水刺激一下肛门,或用手指轻轻按摩其肛门以通便,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宝宝排便。
4、给宝宝做温水泡浴,当宝宝在温水泡浴的时候,可以放松全身的肌肉,松弛肛门括约肌,假如情况不错,一些宝宝可能会在澡盆里面排便。
5、坚持被动操:妈妈应坚持给宝宝做被动体操,以增加腹肌的力量,有利于排便。
6、人工通便:用石蜡油、开塞露、小的肥皂条等通便,同时训练排便习惯(但这种人工通便的方法不能常用,以防宝宝产生依赖。仅限于宝宝便秘严重时使用)。
7、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需有医生的指导)。
8、给宝宝多喝水:平时注意让宝宝多喝水,促进肠蠕动,有一定的诱导宝宝排便的作用。
9、带宝宝去看医生: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有效解决宝宝便秘,应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不过还是建议家长,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尽量通过喂养的方法、护理的方法、物理的方法让宝宝大便变得顺畅一些。
新生儿便秘护理常见问题
十天新生儿,就便秘了怎么办?
在两餐之间,可以给孩子少喂些白开水,四个月时可以加些果汁或菜汁。每天睡觉前和第二天早上醒来,给孩子做下腹部按摩,顺时针围着肚脐轻揉30下,休息一小会儿,再揉30下。如果长时间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宝宝便秘了,听说推拿可以缓解便秘,怎么推拿?
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可连续按压1~2分钟,支沟穴:此穴位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可连续按压1~2分钟。
刚满月的宝宝,母乳喂养,便秘是什么原因呢?怎么办呢?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首先可能是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可能妈妈的奶水有问题,妈妈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不当导致上火,建议妈妈忌食鱼虾、鸡蛋、豆浆、豆制品等1-2周观察,如无好转,需要停母乳,换水解蛋白奶粉。
新生儿便秘症状有哪些呢?
长时间不大便,便便干硬,颜色发黑,宝宝排便困难,每次排便量少,排便时间长,每次排便时宝宝都会啼哭不休。
新生儿便秘可以用开塞露吗?
宝宝出现排便困难时,可在手指上涂些植物油,在宝宝肛门周围轻轻按摩一会儿或用棉棒浸油脂插入肛门,保持2-3分钟,即可帮助排便。如果刺激无效时可用开塞露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