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肠套叠
intussusception
肠套叠就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的一段肠腔内。
患者男,2岁,腹痛半天来诊
哎哟喂,下面请闭眼说出肠套叠的三大临床典型表现:
小样儿阵发性哭??果酱样便??腊肠包块???病因:
原发性
95%为原发性(6个月-2岁常见)肠管痉挛
肠蠕动功能紊乱
系膜过长松弛
回盲部游动度大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回肠末端集合淋巴小结增生肥厚
继发性
5%为继发性(3岁以后)梅克尔憩室
肠重复畸形
肠息肉
肿瘤型
腹型紫癜
分型: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其中以回结型中的回盲型最为常见,多位于右上腹。
肠套叠横断面可见3个筒,分别是:外筒/中筒/内筒,外筒又称为鞘部,中筒/内筒称为套入部。
套入部易发生淤血性坏死:
鞘部肠管持续痉挛使套入部出现血运障碍;
鞘部易发生穿孔:
鞘部肠管强烈痉挛及扩张而发生缺血坏死穿孔;
超声表现:
原发性:
横切面可见“同心圆”包块
纵切面可见“假肾征”
套入部肠管内可见肠系膜呈“新月征”高回声
套入部肠管内及周围可见淋巴结
套叠肠管浆膜面间偶见无回声液体
晚期可见套叠以上肠管高张力连续扩张积液
继发性:
头端可见管状结构/厚壁囊状无回声/息肉样结节/低回声瘤样包块
各自又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
梅克尔憩室:位于肠管对系膜侧,绝大多数与肠腔相同,肠腔内常可见气体,好发感染。
肠重复畸形:小肠的近系膜侧出现一种圆形或者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与其毗邻的小肠有相同的组织结构。特点包括:与正常肠管共壁,位于近系膜侧,绝大部分与肠腔不通,位于肠腔内外均可,壁有正常肠壁三层结构。
肠息肉:头部可见中低回声包块,内部呈蜂窝状回声,边界清,内部可见“树枝状”血流。
肿瘤型:低回声瘤样包块,周边可见异常肿大淋巴结
腹型紫癜:肠壁全层增厚,节段性受累,横断面呈“面包圈”样,纵切面呈“花瓣样”,受累肠管周围局部系膜增厚及淋巴结肿大。
以上部分资料来整理于:
《儿科分册-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专用初级教材》
《超声医学第6版》
说了这么多,肠套叠和谁长得像?怎么可以不认错人?
单纯腹型紫癜时肠管明显增厚,低频探头容易认错,换个高频探头妥妥的分辨出来;
梅克尔憩室内翻入肠管内长得和它有时很像,也可有“同心圆”表现,不过肠套叠包块外径2cm,梅克尔憩室内翻常2cm。
最后再来一波最实际的操作技能,上分技巧:
肠套叠超声检查内容
1,观察纵切面套入部长度及壁厚
2,横切面测量横径及前后径
3,CDFI:观察套入部肠系膜血运情况
4,确认头部,寻找有无异常回声及包块
5,如有包块,对包块进行常规描述
6,观察有无肠梗阻及腹水
扫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