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责任编辑:王树威
主讲专家:新生儿科、儿科二疗区责任主治医李明丽
《空中导医台》——名医专家走出诊室,做客直播室,从专业的医学角度,科学帮助听众答疑解惑。
本期,医院新生儿科、儿科二疗区责任主治医李明丽开启名医微课《小儿便秘的治疗》。
小儿便秘误区
用开塞露
长期用开塞露不能解决根本,反而容易引起依赖,因为开塞露的原理是利用甘油和山梨醇的高渗透性来使更多水分进入肠腔,软化大便,从而使大便排出。另外长期用开塞露会影响小朋友肛门括约肌正常收缩和发育。
喝凉茶
部分家长觉得小朋友太热气啦,才会便秘,所以立即给小朋友喝凉茶降火,这样小朋友便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凉茶不能改善脾虚,反而损害小朋友抵抗力,让小朋友抵抗力越来越差。脾虚才是导致小朋友拉羊咩屎、便秘的主要原因。
吃山药和芡实
山药和芡实都是可以健脾胃的,不过山药和芡实一般适合脾胃虚以及经常拉肚子的小朋友,如果小朋友便秘,明显不适合。
便秘的小朋友不能过饱
8分饱就可以,太饱很容易生食积,食积会加重羊咩屎、便秘。不要认为小朋友吃得越多,小朋友长得越快,身体越好。太过饱的爱,小朋友hold不住,反而害了小朋友。
小朋友吃粗粮
小朋友吃粗粮是可以促进肠胃动力,改善便秘,不过小朋友吃粗粮的时候一定要多喝水。另外小朋友吃粗粮的时候不能一次吃太多,而且含淀粉多的粗粮如土豆、芋头、番薯等粗粮尽量少吃。
小儿便秘的检查
大便常规+隐血检查
甲轴和食物过敏源筛查
钡灌肠造影和直肠镜
腰骶椎正侧位片
肛管直肠测压术
肌电图
小儿便秘的诊断
1、病史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
2、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1)新生儿/幼儿罗马Ⅲ诊断标准(G7)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2)儿童/青少年罗马Ⅲ诊断标准(H3a)年龄大于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发作至少1次/周。
3、器质性便秘的诊断
小儿常见的器质性便秘有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其诊断应结合病史、体查以及相关检查综合考虑。临床上应详细询问患儿是否存在胎便排出延迟、纳差、腹胀、生长发育迟缓等病史,并行肛门指检(先天性巨结肠有爆破性排便,而肛门狭窄的患儿成人示指通过困难),钡灌肠造影有利于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的诊断,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
小儿便秘的治疗
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养成排便习惯。
1.灌肠治疗
是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与口服泻药配合应用。对于严重便秘者可先予以生理盐水、石蜡油、硫酸镁按3:2:1比例混合肠内保留。
2.药物治疗
导泻剂可维持规律性排便,常见的有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灌胃剂(聚乙二醇)、润滑剂(液体石蜡)、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维持治疗需数月,当儿童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后才考虑停药。
3.饮食调整、训练排便
可防止便秘再发。增加水摄入以软化大便,多补充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全麦、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疗便秘的部分。规律性如厕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部分。无论有无污便,餐后应有充足的如厕时间,这有利于儿童保持排便频率的记忆。
信息来源: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
名医微课主讲专家介绍
李明丽,新生儿科、儿科二疗区责任主治医,主治医师,本科学历,年毕业于延边大学,从事儿科医疗工作7年,在吉大一院儿科进修学习一年,曾参加东北三省呼吸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多次参加长春吉大一院,妇幼保健院开展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班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学习。现任吉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我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专管员。对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新生儿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____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