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岁,好护师陪你成长!
本月母婴智囊团中商智库母婴健康研究院
医院冯园园
医院主任医师吴茂香
山东济南市立五院儿保科医生徐秀红
平时经常接到妈妈们崩溃的留言,大多数是关于宝宝睡眠的,这可真的是关乎于家庭幸福的问题啊!宝宝睡不好,全家人都甭想睡好。
今天分享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是“抱着睡,放下醒”,尤其对于新生宝宝,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非常影响规律作息习惯的形成。
前天的头条也是这个问题,是从专业角度深度探究的,今天是一个纵向的梳理吧!
抱着睡,放下醒的原因是很多的,你的宝宝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兼有各种原因,妈妈们一一排查吧。
没吃饱
新生宝宝嘴巴的吸力比较小,尤其是吃母乳会比较费劲儿,吃着吃着就会睡着,但是这种睡不是真的睡了,而只是吃累了,一旦放下,宝宝就会发现自己还饿,于是哭着表示还要吃,一吃又睡着,这样反复下去,宝宝没吃好也没睡好。
所以,吃母乳的宝宝一定要让他保持清醒。
1.确保他是真的饿了才喂
尽量不要喂零食奶,按需喂养不等于一直喂,至少两三个小时再考虑喂一次吧。当然,最好是能三个小时左右喂一次,形成三小时循环。
2、不要穿太多
美国医生会建议扒光了喂母乳(具体薄厚妈妈们自己定夺,准则就是少穿一点),有一点凉凉的,宝宝不容易睡着,不用担心宝宝冷到,因为宝宝吃奶也是一个很费劲的运动,相当于在跑步,是不会觉得冷的。
3.吃的过程中,动用各种“酷刑”
扯耳朵,挠脚心,吹气,凉水擦脸……发挥想象力吧!注意,不要吃睡着了之后再做这些,真睡着了这样是搞不醒的,要在宝宝感觉有点昏昏欲睡的意思的时候,就要不停的骚扰他,让他不要睡着。
如果宝宝无论如何就是一吃就睡,没办法吃饱,特别影响睡眠,那么就别纠结,该吃奶瓶就吃奶瓶。
此外,不要认为宝宝打嗝就是吃饱了,一般宝宝打嗝也有是下面的因素,因此妈妈们要区分开,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打嗝就是孩子吃饱的症状哦。
1对宝宝的护理不当,使宝宝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2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3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4由于宝宝的胃部整体呈水平位置,胃内有空气需要排出。
5是由于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
6新生儿的膈肌发育不完善,打嗝是因为横膈膜突然用力收缩所造成,是很常见的情形。
没拍嗝
很多新妈妈把吃奶当成哄睡的手段,总是把宝宝“喂睡”,然后抱怨宝宝放下就醒。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定的!你以为让小祖宗睡觉那么简单吗?
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瓶,宝宝都会吞下一些气体,在肚子里会非常不舒服,你抱着的时候身体蜷缩着还好,一放下躺平就难受了,肯定要醒的。
所以不要偷懒,不要“奶睡”,吃饱了一定要竖起来把嗝拍出来,宝宝才能舒舒服服的踏实睡,拍不出来的,宝宝睡觉难受,肯定睡不好的。
给宝宝喂完奶之后,不要直接让他躺下,要记得先帮他拍打嗝。
1、拍打嗝时,手掌要呈杯状。
2、让宝宝坐在大人腿上,如果宝宝还不足4个月大,要用一只手撑住宝宝脖子,如果宝宝已经满4个月大,则用手扶住宝宝即可。
3、端坐在腿上的拍法:在拍打嗝时,一只手撑住宝宝,另一手拍打嗝,诀窍是采取由下往上轻拍的姿势。
4、直立抱肩的拍法:此方法适用于4个月大以上的宝宝,一只手将宝宝抱起,靠近大人肩膀,另一手拍打嗝,当听到宝宝嗝出声音即可。
而且,在拍打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度。帮宝宝拍打嗝轻了没有一点震动感,起不到拍嗝的作用。但是太重,孩子也会感觉到很痛,所以就这样拍的时候,感觉到孩子小脑袋有一点轻轻的晃动为最佳力度。而且我们要求手是空起来的,所以这样哪怕你稍微用了一点劲,孩子也不会感觉到疼痛。
惊跳
学名叫做“莫罗氏反射”,指的是在“突然的声音”和“感觉到下坠”这两种情况下,婴儿会像受惊了一样,两只手突然抬起,把自己弄醒。这个反射最晚到四五个月才会消失,很多老人说孩子被吓到了,其实不是,是所有新生儿都会有的神经反射,很正常的。
而这两种引起莫罗反射的因素都是有应对办法的。
1.突然的声音
越安静,细小的声音就会越突兀。而绝对的安静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对付“突然的声音”的办法,不是保持安静,而是保持“嘈杂”,给宝宝放白噪音,音乐等,让环境一直有声音,宝宝就不会因为“突然的声音”被吓到了。不要担心什么白噪音影响听力,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听了好几个月了。你可能忘了,妈妈肚子里是很吵的。
2.下坠的感觉
如果你是将宝宝哄睡了,再放下,宝宝多半会因为下坠的感觉惊醒,所以,怎么“放下”还是有些讲究的:
第一注意不要让宝宝的头先着床;
第二最好是侧着放下,再躺平;
第三大家都懂,放得慢一点。
当然,最好是不要睡着了放下,让宝宝慢慢习惯放在床上哄睡,你就不用发明一千零一种“放下宝宝”的方法了。
婴儿肠绞痛
新生儿肠绞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婴儿吸乳时吞入大量空气、哭吵时亦吸入较多空气,形成气泡在肠内移动致腹痛。
2)喂奶过饱使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饥饿时婴儿也阵阵啼哭。
3)牛奶过敏诱发肠绞痛。
4)兴奋型婴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
新生儿肠绞痛都有哪些症状
1)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
2)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四肢末端则常会呈现冰冷。
3)上述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直到小孩筋疲力竭方才罢休。有时在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黄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如何识别新生儿肠绞痛
一般肠绞痛的判断标准是:连续3个星期或以上,每星期超过3天,每天3小时以上的无法安慰的哭闹。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健康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哭闹、尖叫或者激动,而且比正常情况下持续的时间长得多,那就可以认定是新生儿肠绞痛。连续新生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这种情形与肠套叠很类似。不同的是,肠绞痛的新生儿,不会呕吐也不会解出含有血丝的黏液便。
如何缓解新生儿肠绞痛
当新生儿因肠绞痛发作而哭闹不安时,你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对一部分情况管用,没有什么方法是百试不爽的:
1)你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孩子用安抚奶嘴(有一位儿科医生的至理名言是"一定要堵住那个发出不和谐声音的窟窿")
2)可以用一条浴巾把宝宝暖和、舒服地裹起来
3)可以把他放进摇篮里或者婴儿车里摇一摇
4)可以用前背式婴儿背兜带着宝宝做长距离的散步;可将宝宝抱直。
5)可以给他做腹部按摩
6)可以在他肚子上放一个盛着温水的瓶子
7)你也可以把宝宝横放在膝盖上,给他按摩背部;在肚子上涂抹薄荷等挥发物可促进肠子排气,或给予通便灌肠,有时也会有效。
8)让宝宝喝些母乳,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安抚宝宝。若是仍无法改善,或连续几个晚上都会发作,就必须找医生做详细检查。
9)亢奋的宝宝在安静的环境下会平静一些,因此要保持房间的安静,尽量避免客人的打扰,说话要轻一点,照顾宝宝时的动作要慢一点。注意:需要牢记的问题就是,想通过摇晃孩子来止住哭闹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如何防治新生儿肠绞痛
1)可以改善喂食技巧,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轻拍排气,并给予新生儿稳定的情绪环境,这些都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
2)若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话,可以改喂低过敏的新生儿奶粉,有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3)在诊断新生儿肠绞痛前,必须先排除他的哭闹是否有什么明显的病理原因,如肠胃道其他病态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门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如果确定没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么家长们就需耐心对待自己的小宝宝,度过三个月的"阵痛期"。
坏习惯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大龄宝宝。
小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缺乏安全感,肚子不舒服,喜欢抱着睡也算正常,但是我以前文章里也说过,小宝宝多抱抱可以,但是不能无节制的抱,要慢慢让宝宝适应在床上入睡,坚持下去会有效果。
如果三个月以后依然会沾床醒,你就要检讨宝宝是不是被抱睡抱得太多了,哄得太厉害,以至于他认为他就应该享受"人肉摇篮",睡“人肉床垫”,不提供这种待遇就要闹革命。
放心吧,如果你不作出改变,你的宝宝也不会做出改变的,我见过有妈妈娃儿两岁了还在背着摇着晃着哄,放下就醒的。
对于依恋抱睡的宝宝,可以先考虑温柔训练法,逐步降级你的哄睡频次。
注意,不要把抱睡变成奶睡,虽然轻松了一点,你照样睡不好。人肉安慰奶嘴的日子也是很难过。戒奶还要再大闹一场,比睡眠训练还惨。
新生宝宝可以多抱抱,但是现在的抱,是为了以后不抱着睡,要注意过度得越抱越少,逐渐不抱,而不是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一直抱着。
新生宝宝很轻,抱着很爽,可是娃长得很快啊,到抱不动的时候再改,习惯已经养成很久,娃儿力气又大,哭的可就多了。虽然橙子是哭泣免疫法睡眠训练的支持者,但是还是希望能尽量不用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解决宝宝的睡眠问题,无论宝宝还是妈妈,都是太大的压力。
最好在新生儿时期,就能未雨绸缪的做出些努力,培养宝宝的好习惯,就算宝宝依然睡得短,随着他慢慢长大,自我安抚能力增强,惊跳反射消失,会越睡越好。
总而言之,让宝宝睡好的唯一方法,只能是“让他学会自己睡”,你帮不了他一辈子。
其实,宝宝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事情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严禁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