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并且有一部分宝宝在前三个月都会出现吐奶的症状,这让新爸爸新妈妈担心不已,担心宝宝身体的吸收状况,那么,如何预防宝宝吐奶?如何正确的看待吐奶问题?
一般来说,轻微吐奶和溢奶,并没有太大区别,也不用采取特别的治疗方式。有时小宝宝感冒、生病,吐奶情况可能会比平时严重一点。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这种情况将会明显改善。
引起宝宝吐奶的常见原因
1、生理结构导致: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容量小,胃的发育未完全成熟,与食管连接的贲门肌较松弛,而与小肠连接的幽门括约肌肌力较强,如吸入奶量过多或吞入较多空气,奶水易返流并从口中溢出。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胃的位置由水平变垂直,贲门括约肌肌力变强,溢奶次数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2.喂养不当:如吞奶过快,喂奶时吞入较多空气,喂奶后过多翻动宝宝等;
3.各种感染:如胃肠型上感引起的呕吐,一般伴有感冒、流涕症状,感冒好了,吐奶消失;
4.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吐奶,一般呈现喷射性并伴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如发热、抽搐、前囟膨隆等;
5.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一般还有体重不增、消瘦、大便异常等症状;
6.胃黏膜受刺激:宝宝服用红霉素、磺胺等药物易引起呕吐;
7.胃食管返流。
这4招能预防宝宝吐奶
1、要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通常,乳汁在婴儿胃内排空的时间约为3—4小时,因此每隔3—4小时喂奶一次较为合理。如果婴儿吃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内,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饱胀,就会引起吐奶。
2、要注意喂奶的姿势
适宜的喂奶姿势可有效地防治新生儿吐奶。有的妈妈喜欢躺着喂奶,即母婴双方面对面侧卧哺乳。采用这种姿势喂奶,宝宝吐奶的可能性比较大。
若妈妈抱起宝宝喂奶,宝宝吐奶的机会就减少。怀抱的宝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腾空。宝宝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起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
3、哺乳后注意拍嗝
应该竖直抱起宝宝,让他趴在妈妈肩头,用手轻拍他的背部,让那些随吸奶吞入的空气排出而打嗝。宝宝打完嗝,胃中气体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4、注意新生儿吃饱后躺着的姿势
通常,宝宝多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这样极易引起宝宝吐奶。为了防止吐奶,应先右侧卧位,经观察无吐奶现象后再让宝宝仰卧。
手机上的育儿宝典,为您提供孕育、养护和教育向导,欢迎加入“恩能加-我是育婴师”,了解更多专业的育儿知识。
喜欢此文的朋友,可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读到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