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
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1预防措施:
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3.随着气候的变化,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少吃油腻、甜食品。
6.幼儿在感冒流行期间,家长应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流感季节,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22.腹泻
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2预防措施:
1.防小儿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形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避免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3.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不传染,诚然,幼儿腹泻不像痢疾、伤寒、肝炎那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但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幼儿腹泻,对幼儿仍有传染性。
4.幼儿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通过与患儿接触或者接触患儿大便污染的环境可被传染,也可能造成流行。因此,在防腹泻的同时,做好患病儿的隔离及所用便具的消毒工作。
33.发热患儿的护理
小儿纯阳之体,易得外感性疾病,得病后容易发烧,甚至高热惊厥
3预防措施:
1.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在患儿身上,室内光线不易太强。
2.多给患儿喂些开水:发热的幼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切忌一下喂得太多,以免引起恶心或呕吐。
3.恶寒期:如因感染性疾病引起,体温升高时都可有明显的恶寒、怕冷、怕风、甚至颤抖,皮肤苍白、四肢冰凉。此时应注意给患儿保暖,加盖衣被,脚部可放置热水袋,同时应饮用热的饮品。
4.发热持续期:患儿体温持续升高,可见面赤、头痛、口渴、呼吸脉搏加快,此时可在患儿头部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外敷,也可以用温水擦浴降温,还可用30%-40%的酒精擦浴降温。如体温过高,可在患儿颈部两侧、腋下及两腹股沟处放置冰袋,作物理降温。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用淡盐嗽口、口唇干裂时,可用甘油外涂口唇周围。
5.退热期:患儿发热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往往伴有出汗较多,此时可给患儿饮白开水或吃水果,在开水中适量加点盐,以补充丢失的盐份。出汗衣服湿后,应及时换上干爽衣服,并防止受凉。此时患儿一般多呈疲劳感,可适当吃点东西,但不要吃得太多。让患儿多休息,以体力恢复,医院诊治,使疾病彻底治
44.幼儿呕吐
呕吐是小儿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呕吐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如:
1.饮食不当:喂奶过多或吞咽过快吞入空气引起;
2.小儿肠炎引起肠功能紊乱而致呕吐;
3.胃的上口(称贲门)松弛可致溢奶;
4.脑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5.脑积水、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
6.食道闭锁;
7.肠道不通,如肠梗阻、肠套叠、小肠狭窄或闭锁、肠扭转等;
8.巨结肠、无肛或肛门狭窄,先有便秘和腹胀,呕吐出现较晚;
上述呕吐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时,稍加注意会逐渐停止呕吐,有的呕吐是由一些严重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因此,发现孩子呕吐不可掉以轻心,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4预防措施:
1.饮食后避免吞入凉空气。
2.饭前组织安静活动,放进餐音乐,调整好孩子进餐情绪。
3.医护人员及时确定呕吐原因,以免误诊。
4.确定呕吐原因后,如是正常的生理原因,因让孩子漱口,静卧,医护人员注意随时观察。
55.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小儿贫血多是由造血物质的摄入不足或吸收利用障碍而引起的营养物质缺乏造成的。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由于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称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多发于6个月-3岁儿童。它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缓慢,开始多不引起家长注意,一般表现为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粘膜、甲床、手掌最为明显,患儿常有烦躁、厌食、无力、毛发干枯,消瘦、智力发育迟缓等。
5预防措施:
1.合理地安排膳食内容:食物力求多样化、营养化。让孩子多吃各种肉食,如瘦猪肉、鸡肉、鱼、肝、海带,黑木耳、绿色蔬菜及时令水果等。
2.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偏食。
3.预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如钩虫感染,发现患病及时治疗。
4.按时体检,及时发现轻度贫血患儿,建立登记、治疗、复查制度,直至恢复正常。
嗨森开始招生了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坑